注重情感教育,構建小學語文優質課堂
作者: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實驗小學 郭 艷
發布時間:2017-12-22 10:15: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讓他們在閱讀課文時深刻感悟,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和作者的交流中進行情感碰撞,實現情感教育。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具體實施情感教育呢?
一、深入探究課文內容,分析情感要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文字和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加深體驗,使他們通過文字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在探究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重要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深入分析。隨著思維的深入,學生能夠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輪椅上的霍金》時,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來感受霍金不僅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重點內容,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課文介紹了霍金的哪些事跡?結合上下文內容,分析“禁錮”的含義?通過閱讀課文,你認為霍金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理解“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內容,抓住每個段落的重點詞句進行分析,掌握了霍金的非凡事跡和與命運作斗爭的過程,他頑強的生命力和不斷求索科學的精神讓學生感動,觸動了他們的情感,讓他們立志向霍金學習,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二、展開想象,體會課文中的情感
想象力是語文思維發展的推動力。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容優美的課文,在教學這些課文時,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自由的想象中理解課文內容,突破傳統的語文思維方式,深刻體驗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通過想象,學生的思維能深入到課文中,拓寬他們的思維面,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認知,激發他們的情感。通過想象進行情感教學,更容易讓學生和作者感同身受,利用移情作用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借助語言,以文章激發學生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的激情作用,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認真分析語言的運用,讓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月光啟蒙》時,教師要讓學生分析課文中的語言,感受母親在美妙月夜下啟蒙兒子的濃郁親情,深刻體會作者對已故母親的感激、愛戴和懷念。在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優美的語言,其中包括風格明快、流暢、含蓄的民歌民謠。通過認真閱讀和分析其中的語言描寫,學生仿佛真正感受到了作者所處的夏夜,感受到了“母親”對作者的“深深的愛”。
四、創設多媒體情境,加深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可以讓學生脫離呆板枯燥的學習方式,讓他們結合情境探究課文內容,促進思維和情感的深入,使他們更容易理解課文中包含的內容和情感,獲得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學《夢圓飛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神舟五號發射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融入到真實的情境中,深刻體會到發射場面的激動人心。在多媒體情境中,學生深刻感受到發射神舟五號過程中的期待、信任、祝福、激動、緊張、擔心,以及發射成功后的自豪和驕傲,加深了情感體驗。
五、設計表演環節,抒發學生情感
表演課文內容,能讓學生在語言和肢體動作結合的過程中深刻體驗人物的特點和心理活動,讓他們獲得對角色的情感體驗。學生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充分挖掘他們的思想情感,通過形象生動的表演傳達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在深入理解和表演相結合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積累,他們能通過肢體動作和語言刻畫人物,這個過程是一個情感抒發的過程。通過角色表演,學生深刻體驗了課文中人物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認真分析課文內容并表演出來。通過小組合作表演,讓學生體會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以及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認識到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自己的戰士,這種深沉的愛打動人心。
情感對一個人的認知活動具有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從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產生情感共鳴,獲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感悟課文中的情感,能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激發他們深入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閱讀中感悟,在思考中獲得情感升華,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