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江蘇省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 吳天濤
發布時間:2017-12-22 10:33:5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廣和發展的今天,教學方式和模式的改革已經成為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需要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讓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證。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出現和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是新時期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本文就“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以導學和互動探究為特征的教學體系。導學互動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教師也是一個不小的檢驗。新的模式對教師的要求首先就是熟悉教材,準確把握考試大綱,哪兒是易考點,哪兒是重點,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在自己清楚的情況下把它傳輸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有重點地去學習。其次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良好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要在互動中發現和總結,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對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對教師也是一個考驗,考驗著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發揮出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勢。就目前狀況而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1.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造成的后果是學生聽講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學生以后的自主學習。導學互動理念的提出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重要保證,它可以提升學生的聽講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提供自學的能力基礎。教師則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學生進行引導,保障正確的學習方向。在互動的學習模式下,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時分享有關學習心得和體會,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導學互動給學生的全面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讓學習不再是學生頭疼的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能力培養。
3.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具有很強的專業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自身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提供精準到位的導學服務,真正做到服務于學生,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這就要求教師在具備高水準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良好條件。有助于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夠幫助教師在專業素養上的提高。
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合理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解除傳統教學觀的束縛。同時導學互動對于學生具有實際意義,可以讓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于我國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促進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不斷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