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在快樂中綻放 野性在創造中張揚 ——幼兒單杠自主游戲引發的思考
作者: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葛市幼兒園 陳秀麗
發布時間:2017-12-22 10:32:0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晨間活動時,一位老師跟我說:“快看,那邊的單杠!”我一看,心頭一緊。幼兒園的草地上有高低不同的單杠,有一個矮一點,適合小班孩子彈跳、懸吊;另一個稍高,可供中大班孩子懸吊。離高一點的單杠不遠處有一只小石豬,以前怎么沒發現?危險嗎?會影響孩子們玩單杠嗎?
孩子們在玩什么呢?我們遠遠地看著。只見一個小女孩站上了小石豬,面向單杠,突然,她飛身向前一個魚躍,雙手抓住了單杠,懸吊了一段時間,她松手落地。又一個小女孩站上小石豬,飛上單杠懸吊落地。“剛才這兩個小女孩是中班的。”這位老師向我介紹著,說話間,一個中班小男孩站在小石豬身上瞬間飛出,這次小男孩沒有成功,他沒有抓住單杠,一下子落在地上,但他不甘心,直接向上跳起,雙手抓住了單杠,懸吊了一會兒才松手。等候著的大班女孩站在小石豬身上一個飛身彈出,輕松地抓住了單杠,來回蕩起了秋千。緊接著,大班男孩也開始從小石豬身上飛出,他抓住了單杠,很快就松手了。孩子們排起了隊,一個接一個地站上小石豬,等待飛身躍起的那一刻。再看另一個矮杠,有七個大孩子在玩,應該也是中大班的。女孩子用雙手抓著橫杠的右邊,雙腳蹬著右邊的豎杠,幾步爬上橫杠,兩腳盤在上面,頭向下懸著。在低杠左邊有幾個男孩子就近取材,從旁邊找來輪胎,一個個疊高擺放,一個胖胖的男孩子腳踩上輪胎一邊,這時輪胎的另一邊開始傾斜,另一個男孩子趕緊用手去按,胖男孩在同伴的幫助下終于雙腳盤上了單杠。孩子們男左女右,兩組同時有序地在低杠上輪番騰空、倒掛、懸吊。
偶遇的單杠自主游戲,引發了我的思考:
一、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游戲?
1.自由自在的游戲。單杠游戲中有大班孩子,也有中班孩子,應該稱之為混齡游戲了,這和我的童年游戲倒有幾分相似。一個在我看來不太安全的小石豬,十來個無意疊放在操場邊的輪胎,在孩子們眼中竟成為他們創意游戲的天然輔助材料。在成人眼中單一懸吊的單杠,竟然被孩子們演繹得如此精彩。孩子們為什么喜歡玩?在這個游戲中,孩子是主人,沒有老師的控制,可以自發生成,自主選擇,自由創新,全身心地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之中。
2.富有野性的游戲。魚躍式懸吊雖然難度很大,需要四肢配合,手眼協調,在身體彈出的一瞬間雙手握住單杠,但是孩子們寧可排隊,一次次躍起、抓住、懸吊,樂此不疲。他們有安全意識,當發現自己臂力不夠時會自覺松手。他們勇于挑戰,不怕失敗,輪流游戲。草地上踩光的草皮告訴我,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富有野性的游戲。
二、“有心栽花”緣何敗給“無心插柳”?
高低單杠,我們有預設的目的,小班孩子玩低杠,中大班孩子玩高杠,考慮的是孩子們的彈跳式懸吊,鍛煉孩子的臂力。第一眼見到那只小石豬,我首先就想到要搬走,因為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可小石豬因為我們的疏忽倒成了孩子們的寶貝,有了它才有了高杠上靈動的魚躍式懸吊。而低杠除了小班孩子彈跳懸吊,對于中大班孩子來說有點矮了,根本無法雙臂懸吊。可他們竟然雙腳沿著豎杠蹬爬或用輪胎墊腳,發明了四肢騰空倒掛式懸吊。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預設在孩子們的智慧之下變得不堪一擊。
三、排隊一定是“消極等待”嗎?
一個接一個站上小石豬進行魚躍式懸吊,是孩子們自己的選擇,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離開,去玩另一個矮杠,或其他游戲。孩子們已經形成了規則意識,對于大家都想玩的游戲,通過耐心排隊來解決人多的問題。生活中需要排隊,處處可見排隊。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總是諱言“排隊”,因為孩子排隊現象會被歸結為游戲材料不足,組織不科學,最終成為教師“觀念陳舊”的代名詞。用游戲卡、小腳印之類的隱性暗示或者語言提示“這兒人太多了,可以到別的地方看看”,這是人為干預游戲。我認為,只要是孩子們自主選擇的、自愿排隊的,都不應該被冠以“消極等待”,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終究要長大,應該還原生活本來的樣子。孩子們從小學會耐心等待,不急不躁,有較強的規則意識,長大就會自覺遵守社會規則,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