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運用提問策略,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陜西省府谷縣第二初級中學 郝瑞花
發布時間:2017-12-20 16:07: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堂提問是教師訓練學生思維和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主要手段。合理運用提問策略是教學進程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這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知識的殿堂。
一、 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
1.問題設計的目標要明確。問題的設計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教師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同時,還要研究教學設計的目標。因而教師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通盤考慮:如何設計問題?設計幾個問題?用什么方法提問?通過提問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備課時要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問題。
2.問題設計的層次要清晰。問題的設計必須難易適中,尤其是難度較大的問題,一定要精心設計成一系列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小問題,使學生通過問題解答,逐步突破難點,把握要領,掌握規律。
3.問題設計的內容要有針對性。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幾個關鍵性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切忌含糊不清、模棱兩可。
4.問題設計的角度要新穎。同樣一個問題老是“舊調重談”,將會令學生感到乏味。如果變換一下角度,使之新穎奇特,那么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因此,教師要從教材中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構建提問序列,力求所提問題新穎別致,富有新意,使學生喜聞樂答。
二、 課堂提問的技巧
1.導入新課時提問。教師導入新課時,用設問的方法,制造懸念,激發學生渴求新知識奧秘的強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也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對問題答案焦急的期待中進行討論。
2.過渡處提問。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知識點的銜接,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上設問,既可以復習舊知識,又能引出新知識。
3.突出重點時提問。抓住重點進行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在教學內容中找出重點,以此為主線,串起其他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而后讓學生反復學習,以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4.化解難點時提問。找出教學難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化解難點,降低教學難度尤為重要。如在教學疑問句“Is this...?”時,學生既要理解問句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還要學會此句型,教起來比較困難。可以設計以下問題:教師指著圖片自問自答,引出問句:Is this a bus? /Yes,it is. Is that a car? /No, it isn't.然后,教師指物提問:Is this a pen?學生答:Yes, it is. /No, it isn't.這樣,通過教師自問自答和師生問答等多種形式,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逐步化解所學難點。
三、 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
1.提問要有梯度。教師在提問時要遵循先易后難、逐層深入的原則。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符合人的認知規律。但有時候為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可提稍難一點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去閱讀和思考,讓他們充分享受滿足感和成就感。
2.提問要有針對性。現在的學校班容量都比較大,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不同的學生基礎不同,水平各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3.提問要注意時機。學習應該有張有弛,一節課也是如此。適時的提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創造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如果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熱情高漲,這時可提問思考題,讓其去動腦分析;相反,若氣氛過于沉悶,可提問輕松和簡單一點的問題,鼓勵學生發言,使其思維逐步活躍起來,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
4.提問要注意對象。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這些情況教師在提問時都應該適當考慮。提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教師也可通過觀察,注意學生的眼神、動作、表情等,判斷其是否有回答的欲望,然后進行提問。
總之,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啟發全體學生迅速進入思維過程,積極主動思考,發展創新能力至關重要。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進行精心設計,在“善問”“巧問”的同時,還要善于“導疑”“釋疑”。全面考慮,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講,使課堂更為愉悅和民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使提問策略真正起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