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交往語境中,聽、說雙方運用口頭語言,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活動。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說,主要就是訓練小學生聆聽、表達、合作、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由于農村家長缺少與孩子交流和對話的意識,總是忙于農活,加上農村小學生生活面比較狹窄,接觸的人與事比較單一,所以大多數學生沒有積極與他人交流的習慣,也不會用口語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善于與他人溝通和交流情感的現象普遍存在。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讓學生敢于說

1.課堂上多一些贊揚和鼓勵。 美國著名人際學大師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贊揚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法寶。每次教師真誠地贊揚學生時,都會給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所以,在我的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言,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或鼓勵。教師的這些贊揚激發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即使是平庸的學生,在贊揚的雨露下也會變得積極起來,產生強烈的幸福體驗。漸漸地,孩子們的膽子大了,說話的興趣濃了,覺得與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高興的事。

2.生活中多一些溝通和親近。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只有讓學生喜歡你,愿意和你親近,學生才會和你進行交流。所以,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下,我都會適時地創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孩子們暢所欲言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感,語言或許不那么精煉、不那么精彩,卻是學生們最真實的表達與呈現。在交流中,我也擁有了一雙“兒童的眼睛”,重溫了那份久違的童真,獲得了心與心的溝通。

二、想方設法創設情境,讓學生樂于說

1.關注生活,創設情境。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精彩,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比如開學初,我會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暑假里經歷的最有趣的事,孩子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交流。因為是真實生活中經歷的,學生們都很積極主動,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

2.抓住時機,創設情境。

捕捉生活中的偶發事件,進行即興的口語交際訓練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傾訴欲。比如校園里的偶發事件、一次有趣的活動、一場精彩激烈的比賽,都將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話題。教師要抓住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例如:上學期我校舉辦了一次“趣味運動會”,里面有很多有趣的項目,活動結束后我便讓大家談談自己參加這次趣味運動會的感受和收獲,說說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學生們積極性特別高,說得相當精彩,這節隨機口語交際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角色扮演,創設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親身實踐,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對角色的內心體驗,實現口語交際的順暢。例如: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我讓學生按照小組,隨機演繹,可按照文本語言,也可自己隨意發揮。這樣的情境創設大大激發了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打開思路,從而達到想說、樂說、會說的目的,并在交際中培養了注意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的能力。

4.引導想象,創設情境。

想象是創新的孿生兄弟,想象力豐富的人創新精神也強。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聯想,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空間,并允許學生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進行口語交流。例如:五年級下冊《橋》這篇文章,有一個情景是“老支書剛想說什么,一個浪頭吞沒了他”,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說話。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說出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話。

口語交際是現代社會人們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作為語文老師,要從小學開始就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和策略。教師要以滿腔熱情關愛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交談,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讓每個學生愛上語文口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