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徐 慧
發布時間:2017-12-13 16:06: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把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微課教學方法已經滲透到很多課程體系中。
一、通過微課,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
微課,又可以稱之為微課程。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對于當前教育教學活動的推進,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把握課堂學習的方向。微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還能夠輔助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輔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
比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秋天的圖畫》的學習中,教師使用微課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在多媒體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收集一些關于秋天的短小視頻,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挑選,選擇適合學生理解與學習的微課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著重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在播放完關于秋天的視頻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學生交流和討論,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總結。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年齡結構、認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出發,提出一些基本問題:1.秋天有什么樣的特征。2.關于秋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等。教師在播放微視頻之后,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對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極為有利。
二、通過微課,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在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中,書本上有許多的插圖,這是為了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正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難點。學生的心理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還不強,因此,對于課堂難點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使用微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增強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黃山奇石》的學習中,關于黃山奇石的理解和認識,如果僅僅依靠書本上的圖片,很難讓學生真正突破學習的難點。黃山的石頭怪異嶙峋,用語言或者靜態的圖片很難讓學生深入理解。在《黃山奇石》的學習中,黃山各種各樣的石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在《黃山奇石》原文中,找出學生學習的難點,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將黃山上各種形狀的石頭進行微視頻的播放,并在視頻中加上一些解析,輔助學生的學習,強化學生對黃山奇石的理解。受小學生年齡和學習能力的影響,采取微課的教學方法,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書本上,看到的只是一些沒有活力和靈魂的石頭,而通過微課學習效果將會得到加強和深化。
三、通過微課,讓學生領悟意境
近年來,微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多門學科的課程體系當中,在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能夠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同走進書本描繪的具體世界。語文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教師適當地創設課堂情境,營造語文課堂的氛圍,為學生學習知識,步入書本世界保駕護航。
比如,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農業的變化真大》教學中,教師使用微課教學方法,將書本上的內容進行延伸。以“農業的變化”作為題材,結合小學生心理結構特征和基本認知水平,選擇近年來一些農業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利于學生把握書本內容。
總之,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其內容豐富多彩,便于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