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高職院校有機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闡述了高職院校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對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教學、評價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有機化學 教學改革

有機化學既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自然學科,又是實用性較廣的一門學科。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常常被如下問題困擾:一是學生來源較復雜,化學基礎相去甚遠,導致在教學中會出現“消化不良”和“吃不飽”的現象;二是有機化學涉及的范圍較廣,有些理論較抽象,大多數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忽視了“職業性”和“高等性”的特點。鑒于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值得探討。

編寫校本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依據有機化學在化工專業學生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有機化學與其他課程的聯系以及專業教師的意見,編寫出與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學生實際相匹配的教材。新編的教材應注重體現知識層面的基礎性,增進各學科的滲透性,體現職業教育內容上的實用性,并將實驗內容的安排貫穿于理論教學中[1]。

激發學習興趣,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2]

1.聯系化工學生實際,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有機化學感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且有助于新知識的接受。教師應注重從以下兩個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專業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了解最新科技前沿性問題和當下的熱點話題,找到它們與有機化學的聯系,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讓學生感受到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從而喜歡上有機化學。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可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課程的樂趣。例如,講解“醇的氧化”時,提到了依據醇的氧化制備了檢測司機是否醉酒駕車的“呼吸分析儀”,大多數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3],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索。

2.教學方法多樣化

高職學生自學能力較差,課余學習時間較少,絕大多數知識都是通過課堂學習獲取的,因此注重課堂效率顯得尤為關鍵。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有計劃性地實施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3]。

目前,啟發式教學比較受歡迎。啟發式教學,是指依據教學目的、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的思維[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習效果良好。例如,講“酮羰基的親核加成反應”時,可以啟發學生聯想之前碳碳雙鍵的親電加成反應,通過啟發對比,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物質和反應的特點,使其更好地掌握有機反應的本質。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積極主動,新知識易于接受與消化。

在高職有機化學的教學中,通常還會使用類比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在學習“甲苯和硝基苯發生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則”時,可通過比較定位規則的差異,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子中基團的相互影響。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手段多樣化

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板面畫圖、實物、球棍模型等手段將抽象難懂的概念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除此以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可生動直觀地模擬有機化學反應的機理、立體異構,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將photoshop、Visual Basic等動畫技術引入課堂,對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對映異構體、烯烴與炔烴的親電加成、鹵代烴的親核取代、芳環的親電取代與親核取代、羰基的親核加成進行動態模擬,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機化學的世界里。

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有機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自然學科,其理論與實驗并重。學生通過做實驗,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了一種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4]。對于實用性特別強的實驗,例如“酯的合成”讓學生先查閱文獻自主探索,擬定最佳合成路線,列出反應的注意事項,最后經過大家的交流確定最佳合成路線。學校還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走出去的機會,如,多讓化工類學生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通過技能大賽的磨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改革傳統評價學生的模式、改革考試模式

考試成績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學的考核方法不僅能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2]。但是,對于化工類的學生而言,實踐技能考核必不可少。在評價學生時,既要包含理論知識又要涵蓋實踐技能,不能僅從期末考試來評定學生成績,在考核時應重視過程學習。因此,我們應該改革考試方式及成績評定方法。根據化工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核方式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實驗成績,包含學生參加省級或者國家級競賽的獲獎情況;另一方面是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包含平時的作業完成情況。這樣全面整體地評價學生,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充滿激情。

總而言之,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只有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才能滿足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伍國云、申楊帆、肖臘梅等:《高職院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討》,《廣州化工》2015年第16卷第42期,第256頁。

[2]吳英華、吳瑋琳:《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索》,《廣州化工》2007年第4卷第15期,第667-669頁。

[3]羅大為、張俊松、張英:《淺談高職院校有機化學的教學方法》,《廣東化工》2011年第5卷第38期,第285-286頁。

[4]梁志:《淺談高職院校中〈有機化學〉的教學》,《廣州化工》2008年第3卷第36期,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