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鋒,男,中共黨員。1978年1月出生于商州區陳塬街道辦事處徐溝村,1996年畢業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師范學校,同年被分配到商州區上官坊鄉任教至今。現為上官坊鎮南寬坪村小學負責人,一級教師。

扎根山區

二十年前,家住商州城區的徐立鋒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分配到了商州區最偏遠的上官坊鄉。當時,上官坊鄉沒有電視信號,沒有電話,沒有公交車,不少人一輩子沒進過一百多里外的商州城。

徐立鋒看到沒有一塊玻璃,四處漏風的破舊木窗、參差不齊的舊桌凳和斑駁不平的校園時,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尤其2003年到了南寬坪小學后,全校六個年級六個班,230多名學生,只有6名教師(3名還是代理老師),徐立鋒既是村小負責人,又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讓他在這深山溝里一度很迷惘、很頹廢。這時,陜西省委辦公廳包扶南寬坪村的孫寶貴處長開導他:“小伙子,一個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應朝前看,絕不應該失去奮斗的信心和勇氣。如果把平凡的工作當一項事業來做,那它就有干頭了。你組織大家定一個目標,只要朝著它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可以把你的信念、力量傳遞給你的同事、學生……”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讓徐立鋒幡然醒悟。他說:“一個人在封閉的環境中往往就像夜行人會迷失了自己,沒有前瞻的思想,沒有進取的精神,但遇到一丁點火星就都會燃燒。孫處長當初是給我送來了一個火把啊!”

此后,教育局組織的培訓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徐立鋒的視野,點燃了他的夢想。他說:“事情總要有人干。一件事,奮斗了可能成功,而不奮斗只可能失敗,最多保持原狀。這里需要我,我就在這里干一番事業。”他根據學校實際,制訂一個發展規劃,把這個規劃分成許多小目標,時時事事朝這個目標去奮斗。他相信三五年后學校一定會是另一番情景……

就這樣,他開始了在上官坊的事業,一干就是二十年。

深山明珠

2003年從上官坊鄉中學調到南寬坪小學后,徐立鋒一邊組織師生“三化”校園,一邊給上級打報告反映學校情況。2005年4月,省委辦公廳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南寬坪村包扶,徐立鋒帶領南寬坪小學老師們配合扶貧組拍攝了教育專題片《大山深處的期盼——童眼看世界》,在西安衛視播出。他帶學生到西安參加愛心演出宣傳,爭取校建資金。經過一年的奔波,在扶貧組的牽頭下,聯系浙工大和搜狐網站為南小爭取到了一筆建校資金。2006年11月,南小校容校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2間3層教學樓拔地而起,窗明幾凈,綠樹掩映中露出孩子們一張張甜甜的笑臉,孩子們“少年強則國強”的瑯瑯讀書聲響徹云霄。

此后,學校面貌一年一個樣。在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雙高雙普創建工作中,成了全鎮的示范學校和特色學校。外面來南小的人,都說南小是流嶺叢中的一顆明珠。

真愛無聲

徐立鋒關愛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孩子。無論哪位老師的家人生病了或有紅白喜事,徐立鋒都會和班子成員一起去看望,一起去幫忙;哪個孩子家里有了困難,徐立鋒會帶領班主任了解情況,及時伸出援手。2010年7月他聯系金立手機集團為南寬坪村10位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入學捐款35000元。2013年5月,商洛中學學生李肇星患上白血病,沒有錢化療,徐立鋒與老師們得知后送去了1600元。2014年3月,鞏漢祥老師因癌癥住院,徐立鋒和老師前去看望并送去了1000元。2015年冬天,積極聯系愛心人士前來南小開展冬衣捐助送溫暖活動并持續至今,讓許多孩子都有了新書包、新文具、棉衣棉鞋和圍脖,還為貧困家庭聯系了資助人。

多年來學校和孩子們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他教育孩子們要知恩感恩,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對于遠方愛心人士的關愛,他和師生打電話寫信匯報愛心禮物、現金發放情況,郵寄校刊表示致謝。“見到人主動問好,眼睛里清澈透亮,沒有功利色彩,南小的孩子積極上進,與眾不同”,這是大家對南小孩子的評價。

潤物無聲

徐立鋒認為花開有遲早,學生成長有快慢,教育要學會等待,學會賞識和激勵,教育就是陪孩子一起奔跑。他積極倡導活動教育,認為沒有活動就沒有凝聚力,沒有活動就沒有競爭力。他鼓勵各教研組、各科老師開展各種活動,把教育貫穿在各個活動里,落實在細節上,力求活動常態化。初春,帶領孩子們去小河邊尋找春天;盛夏,帶領孩子們去星山河野炊;暑假,組織夏令營活動,邀請西安的小朋友來大山里作客,歡迎大學生來校開展社會實踐;秋天,邀請科技大篷車來校普及科學知識;冬天,帶領孩子們參加愛心活動……翻開2012年11月22日到2014年6月的日歷,南小比較大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就達20多次。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學校老師學會了與孩子溝通交朋友,教孩子知識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孩子們學會了晨誦,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知恩、感恩、報恩。

吹盡風沙始得金

徐立鋒說,我們是平凡的人,但是我們從每天按時到校做起,從上好每節課做起,從認真批閱每本作業做起,從關愛每一個孩子做起,從搞好每大掃除做起,從寫好一篇教學反思做起,積少成多,我們就是不平凡的。13年來,南寬坪小學老師愛崗敬業,真抓實干,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贊譽。南小各項工作開展順利,教育教學質量連年上升,成為閆村鎮小學的領頭雁。從南小走出去的學子有陸續考上大學參加工作的,有走上社會打工的,還有自主創業成功的,許多人在逢年過節時會打電話給老師,回家時會去看望老師。

最后,讓我們借用宓月的詩祝福徐立鋒和南小越來越好:“你屹立在世界最高處,不是為了第一,只為縮短與太陽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