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記洛南縣古城鎮(zhèn)全嶺小學教師侯林生
發(fā)布時間:2017-12-11 15:30: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侯林生,男,現(xiàn)年57歲,商洛市洛南縣古城鎮(zhèn)全嶺小學教師。懷揣報效桑梓的樸素情懷,17歲起走上山區(qū)小學講臺,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三十八載堅守大山深處,筑夢“麻雀”小學。笑看雛鷹展翅飛,愿與青山共白頭。是老師,亦是兼職保姆;是炊事員,亦是學校負責人。吃喝拉撒事無巨細,橫平豎直和善嚴謹,愿做紅燭照人寰。2014年在國家關工委、中國教育學會得等單位聯(lián)合主辦的“力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成果展示”評選中,侯林生獲得第五屆“感動陜西教育人物”殊榮。2015年教師節(jié),侯老師被評為洛南縣優(yōu)秀教師,受到洛南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獎勵。其扎根山區(qū)、忘我育人的感人事跡,先后被《商洛日報》、《三秦都市報》、商洛電視臺、洛南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
不羨鬧市,唯愿與青山共白頭
全嶺村地處洛南縣古城鎮(zhèn)最北端,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是古城鎮(zhèn)規(guī)模最小的“麻雀村”,全嶺小學是古城鎮(zhèn)規(guī)模最小的“麻雀小學”,即使在“鼎盛”時期,全校在校學生也不足50人,2014年至今學前班和一年級僅有14人。就是在這樣的一所小學里,侯老師從1977年走上教育工作崗位,執(zhí)著堅守,不離不棄,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在這期間,侯老師曾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在洛南縣教師進修學校深造以后,原古城區(qū)教育組按照相關文件要求,把侯老師安排在條件較好的庵口小學。當年,全嶺小學聘用的一個年輕教師翻山越嶺到達工作崗位不足半月,就以“家有半斗糧、不當孩子王”為由,辭職回家務農。周圍的群眾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就找當時的教育組要人。沒等到教育組作出決定,侯老師自己請纓,調回全嶺小學。5年前,縣鎮(zhèn)教育主管部門整合教育資源,啟動撤點并校工作,全嶺小學保留學前班和二年級,三、四年級并入鄰村庵口小學。侯老師目送同事到其他學校任教,自己一個人留在了全嶺小學,承擔學前班、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和學校管理的一切事務。一輩子,一所學校,一個崗位,一種情懷!
信念如磐情似火,殫精竭慮護蓓蕾
全嶺小學規(guī)模小,但在古城鎮(zhèn)卻小有名氣,多年來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教育質量在全鎮(zhèn)數(shù)一數(shù)二。2003年、2004年、2005年、2014年、2015年,學校先后被評為古城鎮(zhèn)教學質量先進集體,受到古城鎮(zhèn)政府、古城鎮(zhèn)中心校的表彰獎勵。
一塊塊獎牌,蘊含著侯老師的心血和汗水;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著侯老師的從教生涯。扎根山區(qū)三十八年,侯老師兢兢業(yè)業(yè),履職盡責,在全嶺小學潛心施教,不改初心。1992至1993學年度,侯老師被評為古城鎮(zhèn)模范教師,受到原古城鎮(zhèn)政府通報表彰;1996年11月,侯老師在古城區(qū)優(yōu)質課賽講中榮獲二等獎,受到原古城區(qū)委、區(qū)公所表彰。針對全嶺小學教師少、班額小的教情學情,他潛心研究教法學法,扎根課堂精耕細作,堅持動靜結合、導學導練的施教原則,在洛南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推廣應用方面大膽探索、不懈追求,逐步形成了自己樸實、扎實、嚴謹?shù)慕虒W風格,為山區(qū)小學教學質量提升作出了有益的嘗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2000年前后,洛南縣教育局在全嶺小學召開全縣農村小學復式教育現(xiàn)場會,作為復式教學先進單位的骨干教師,侯老師親身示范傳經送寶。課堂展示現(xiàn)身說法,經驗交流詮釋理念,吐露心聲傳遞能量,侯老師復式教學的成功舉措,得到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原洛南縣教育局副局長、洛南縣政府督導室主任謝寶元對侯老師扎根山區(qū)、敬業(yè)樂教、積極探索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也激勵著侯老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人生有夢不覺寒,只為桃李滿園香
教了爺爺教孫子,一代要比一代強。樸素的精神、文化的傳承和教育的熱情、支撐著侯老師。工作畢其功,育人盡其力,沒有金杯銀杯,只有全嶺村百姓的口碑:“別看咱這偏僻的全嶺村,出去的人才可不少,這都有侯老師啟蒙教育的功勞,不少家庭祖孫三代都是侯老師的學生”。
多年來,侯老師堅持定期家訪,噓寒問暖不間斷。學前班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弱,他不畏年老體弱翻越山路送回家。雨雪天氣接送孩子太平常不過,有時要一個個送到家門口才放心。一個人的學校,啥都得干,學生洗臉、擦鼻子、擦屁股、生病服藥,都是他的事。學生身體不舒服,侯老師就背著孩子去村醫(yī)那里買藥打針,還要為貧困家庭孩子墊付醫(yī)藥費。
“特殊學生需要特殊對待,留守兒童、遭受家庭變故的兒童更需要老師的關愛”,侯老師始終如一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樸素的教育情懷。在孩子們眼里,他既是和藹可親的老師,也是無微不至的“家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愿做紅燭照人寰。再過三四年,侯老師就要光榮退休了,可他從來沒有船到碼頭車到岸的消極心態(tài)和惰性心理。他常說,教育工作是個良心活,不管上級檢查不檢查,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盡心盡力站好最后一班崗。全嶺小學地處偏僻監(jiān)管不便,侯老師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執(zhí)行教學工作要求,動靜結合因校制宜,保證學生活動時間,開展各科教學活動,用細致入微的常規(guī)落實、謹小慎微的敬畏心態(tài),呵護著大山深處稚嫩的花蕾,詮釋著山區(qū)教師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抒寫著山區(qū)教師的良知和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