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令人羨慕的收入,更沒有可以供他“任性”的權力!但他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熱愛,用23年的堅守,踐行著教書育人的職責。他就是安康市旬陽縣關口初級中學教師胡啟旺——市級教學能手,安康市政治研究學會理事,安康市陽光師訓講師團成員,2013年為陜西省思想品德學科中考命題組成員,2015年安康市思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15年度獲得縣委縣政府園丁獎、安康市“最美鄉村好教師”稱號。

堅定理想信念,成就教育夢想

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胡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人師是他從小的夢想。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從此堅定了為山區教育執著奉獻的信念。對工作,一絲不茍;對學生,以人為本;對教師,真誠相待。20多年來,他從村小到初級中學,始終沒有離開“鄉村的泥土”,和他一起共事的,大都通過調動、招考等方式離開了鄉村,而他始終不為所動,執意堅守。幾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行動助力一屆又一屆學生追夢、筑夢、圓夢,以無悔的青春改變了許多農村孩子的命運,點燃他們對真善美的向往,無聲無息地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每個人不可能都成英雄,但他在我們心目中就是英雄。他為自己的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繁瑣的教育工作,他是幸福的,是快樂的,也是我們所期待的,他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學生這樣說。

恪守道德情操,彰顯人格魅力

“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唯勤耕耘。”這是對他的真實寫照。如今,他由瘦弱的小伙子,變成為人父的大叔。在校領導眼里,他是個踏實肯干的好職工;在老師眼里,他是個謙虛敬業的好同事;在學生眼里,他是位和藹可親的好老師。可在他的內心深處,他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和好父親。學校離家路遠,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碰上周末加班、值班就回不了。多少次母親因半身不遂走路不穩摔倒,兒子高燒住院,妻子催他請假回家,他總說:“有你在,怎么會有事!學校這邊真的很忙……”嘴上這樣說,可每次回家看到家人時,他總是滿臉歉意。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每次聽到妻子寬心的話語和兒子乖巧的童音,他心里總是充滿了愧疚。然而,每當工作和家事都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用他的話說,工作是公,家事是私,既然自己拿著國家的薪水,就不能因私廢公。多年來,他始終是學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不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始終堅持早迎晚送走讀生,校園里有他主動撿拾垃圾的身影,他與師生一起修操場、平場地、搬方磚、建樓房、搞綠化,學校的每一處都留下他的印記。他成為不少學生的偶像,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旺哥”。

練就扎實學識,追逐名師境界

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才算畢業”。這就要求教師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他深知,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是長流水。安康師范畢業的他,進修學習,完成了大專、本科的函授學習,先后參加了課程改革、校本研修等多種類、多渠道的培訓學習,積極參與省市縣組織的各類教學大比武活動,不斷豐富自己。他把洋思、杜郎口、昌樂等學校的經驗結合起來,形成了“四化”:教學內容目標化、教學目標問題化、教學問題活動化、教學活動參與化。獨特的教學風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受學生喜愛。他所帶的畢業班多年均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學校課改的領頭軍和學科帶頭人。胡老師經常承擔縣級思想品德學科教師教材教法培訓、中考復習培訓、課堂教學改革培訓等輔導講座任務,是縣級思想品德學科師資培訓團隊成員。

“他雖然稱不上名師,但他有學識、有抱負、有個性、有智慧,全心全意投入和陶醉于教育教學之中,是深受師生喜愛的好老師,在我們心中,他就是名師。”同事這樣評價他。

廣施仁愛之心,家長為其點贊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個叫崔某的八年級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品行不好外,還早戀,學校領導找他談話,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可是,不但沒有奏效反而刺激他動了跳樓自殺的念頭,家長也拿他沒辦法,在這種情況下,胡老師通過旁敲側擊,找根源、摸情況,知道他喜歡打籃球,就組建班級籃球隊,讓他擔任隊長兼小教練,組織學生訓練,在活動中,再與他交流溝通并進行鼓勵,最后,他認識到自己問題的嚴重性,慢慢地改變了,變得自信、開朗、穩重。家長記在心里,喜在眉梢。正是他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滋潤了孩子的心田,照亮了孩子前進的方向。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胡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師”這個詞語所承擔的光榮使命,書寫著“最美鄉村教師”的無悔誓言:堅守崗位、關愛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他的眼神充滿慈愛、友善、溫情,透著智慧、透著真情。他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他讓孩子 親其師、信其道。他用欣賞、信任增強孩子自信;他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我要為這樣的好老師點贊!”一位家長這樣說。

胡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片丹心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