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課程改革 促進內涵發展 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知行課程”體系構建紀實
作者:西安高新第二學校 高楊杰
發布時間:2017-12-11 16:12: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如果說教育的初衷乃至終極目標都是在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那么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知行課程”建設則是在解決“如何培養人”的這一課題。
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是2006年創建的高新區第一所公辦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她承“高、新”教育精神,合“高、新”改革發展之勢,以國學經典進課堂,潤澤學生心靈;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素養;用課程改革力量,促學校內涵式發展。建校以來,二校人憑借著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和驕人的業績在西安高新公辦教育中獨樹一幟。
2017年,學校“知行課程”喜獲陜西省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建設一等獎。這一殊榮是繼“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分會課程建設基地學校”和“西安市品質課程建設示范學校”后的又一可喜成果,是對西安高新第二學校課程改革的又一次鼓勵和肯定。上級教育部門還提供專項資金將“知行課程”建設經驗在西安市乃至全省進行推廣,這都更加堅定了二校人繼續走“知行課程”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知行課程的背景內涵
知行課程之名取意于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的品牌校園文化平臺——知行學堂。“知”是指科學知識,思想求知,即知覺、知識、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行為方式。“知行課程”是指在國家課程基礎上,立足于“知行合一”的知行學堂文化基礎,緊密圍繞“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落實“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自信生活,成為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標進行構建、形成的“知行德育課程”、“知行學科課程”、“知行藝體課程”三類九項的校本課程體系。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指出學生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高新第二學校的育人目標與核心素養中的多項內容高度契合。知行課程的構建中將把育人目標與核心素養內容融入其中,共同構成高新第二學校學生發展的綜合素養體系。
知行課程的探索建構
課程建設是一條長長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嚴密的論證和扎實的實踐來支撐。四年來,知行課程建設同樣經歷了孕育、發展、跨越等階段。
2011年,為了實現育人目標,提升綜合素養,使德育課程生活化、活動化,學校策劃、啟動了知行學堂平臺。知行學堂踐行知行合一的宗旨,為學生創造獲取新知、勇于實踐的新平臺。在知行學堂,一方面促進“知”的積累;另一方面依托高新區社會大環境、國際大環境踐行“知行合一”。“知行學堂”注重知行合一、多元參與、社會支持,形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的重要育人陣地,學校以此開始了知行課程的探索之路。
2012年開始,隨著學校發展進入關鍵期、瓶頸期,課程發展問題愈來愈凸顯。集中表現在:一是學校課程以國家課程為主,課程領導主體、課程內容單一,導致現有課程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需要;二是沒有形成緊緊圍繞辦學理念、育人目標的完整的學校課程文化。
2013年,學校結合知行學堂綜合課程實踐經驗,開始討論、醞釀學校課程改革的計劃,進行知行課程的頂層設計,側重于發揮教師在課程領導中的主體地位,引入知行課程,從而達到使校本課程具體化、拓展課程生活化、綜合課程實踐化,德育活動課程化,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具體化。
2013年下半年,知行課程的理論框架基本形成,學校從知行學科拓展課切入,語文、數學學科成為先行者。王麗娜老師的語文拓展課“姓名中漢字的美”、安吉建老師的數學拓展課“神奇的幻方”在全校公開授課,兩位老師的大膽嘗試使知行課程第一次進入全校老師視野,新穎的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引起了師生們的熱議。接著,我們向全體教師發出“多主體參與擴大‘試驗田’”的倡議,吸引更多教師參與到這個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之中。以知行學科課程為例,僅這一個學期,先后課例達36節次。青年骨干教師的先行試驗使知行課程引起了老師們的關注,而知行學科綜合課程則使這個“試驗田”進一步擴大。如無邊際課程“寶島情,統一夢”等,已成為知行學科綜合課程的經典課例。學校管理層和有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以身示范,積極參與知行綜合課程的設計和授課,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老師們對知行課程的認知,各學科的老師也都積極地參與到知行綜合課程的開發中來,他們結合學情、師情及校情,開發出了既有學科屬性又極富特色的知行拓展課例。
2014年,知行課程改革全面鋪開,初步形成“知行德育課程”“知行學科課程”“知行藝體課程”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局面,并涌現出一批數量可觀的優秀課例,使知行課程體系的輪廓日益清晰。知行德育課程,以“知行學堂課程”“知行研學旅行課程”和“知行德育綜合課程”統領下的各種形式,豐富著學生的生活;知行學科課程以“知行學科拓展課程”“知行學科社團課程”和“知行學科綜合課程”的不同類別,拓展著學生的知識視野;“知行藝體課程”也從“知行藝術課程”“知行體育課程”和“知行藝體綜合課程”的不同角度,培養著學生的藝體愛好與特長。
十年耕耘結碩果。2016年10月,由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分會“學生核心素養與校本課程研究”課題組、北京創新和諧教育研究院和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共同舉辦的“2016年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暨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知行課程’展示系列活動”在學校隆重舉行。會上展示了學校在知行課程建設方面的成果,受到了與會專家和同行的高度贊譽,凸顯了我校知行課程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知行課程的實踐成效
課程建設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知行課程實踐以來,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從學生角度來看,知行合一文化統領下的課程,為學生創造了更多成長和展示自我的機會,超過95%的學生對知行課程有強烈認同感。在個性特點上,學生更加自信大方、善于表達、敢于實踐;在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上,知行德育課程使學生參與班級活動、學校活動、研學旅行、社會實踐的熱情更高了;在學業成績和思維上,知行學科課程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思維品質,初中學業水平測試連年取得佳績;從審美情趣上,藝術教育中心推動的知行藝術課程,為更多學生搭建了發現興趣、培養興趣、提升特長的機會,在更多方面涌現出大量藝術人才;在健體意識上,全員體育運動、特色體育整體提高了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和健體意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大大提高,體育特長生和獲得賽事榮譽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全校有20余名同學分別被市區級教育局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2016年3月我校有103名學生分獲“陜西省第十四屆中小學生春芽杯藝術比賽”各個等次獎項,4月共有33名初中生在“雁塔區雛鷹杯中學生藝術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2016年,通過校本課程具體化、拓展課程生活化、綜合課程實踐化,德育活動課程化,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具體化,學生在學業發展、綜合素養提升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小學畢業率100%,優秀率98%,中考平均成績597.26分,超出西安市平均成績98.8分,取得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優異成績和社會影響。
從教師課程領導力來看,通過教學觀摩、評課、教研活動,教師從被動接受知行課程任務,到自主開展知行課程,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多數教師在知行課程,尤其是學科拓展課中,感受到自己擁有了教學自主權,在將自身教育資源運用于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職業幸福感;教師從相對盲目開展知行課程到學會運用課程行動研究的方法,研究學情、教育資源的控掘、課程設計、授課,尤其部分教師將課程進行理論提升,申報相關課題,開展系列課程和課例的研究;教師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新的教學方法、新課改的理念應用程度大有提高。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和鍛煉了一支德育工作隊伍和教育科研骨干,帶動了全校教改科研工作的全面開展,有6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并獲得省、市乃至全國教育教學論文獎。在2016年全國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暨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知行課程”展示活動中,侯娟老師執教的語文拓展課“說文解字——漢字中的智慧與美”、余周群老師執教的小學數學拓展課“探索五角星”、安吉建老師執教的初中數學拓展課“巧分面積”、納月梅老師執教的初中英語拓展課“Out of blue”、史美霞老師執教的美術課“寄情中國結”及黨金紅、李李等四位老師執教的綜合課“美麗大秦嶺”分獲“全國課程改革展示課優秀獎”。王振華老師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數學年會獲“全國展示課一等獎”。隨著知行課程進一步深入發展,教師的教學和課程領導力逐步提升,涌現出了一大批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整體提高了學校教學水平。
從學校層面來看,知行課程體系豐富了學校課程的內容,提高了教師的課程領導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連續三年初中畢業質量名列西安市前茅。現在,知行課程已經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喜愛,它的結構也漸趨合理和完整,對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大學區的各成員學校的課程建設發揮了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知行課程建設先后被新華網、央視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相繼報道。學校也先后獲得全國德育管理科研先進單位、全國百佳教育教學單位、陜西省素質教育優秀學校、陜西省文明校園、全國足球示范校、西安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少兒水墨畫創作寫生基地、西安市藝術示范校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