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同課異構”活動在西安舉行
作者:姚思雅
發布時間:2017-12-07 09:20:3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2月5日上午,《“微課”在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同課異構”交流研討活動,在西安市第六中學如期舉行。此次研討會由西安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微課”在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組主辦,西安市第六中學大學區承辦。
此次活動由兩位老師展示了兩節《傳統文化的繼承》政治學科示范課,西安市教科所等專家聽評課,課題組全體成員及六中政史地教研組全體教師參加活動。第一節課由付婷老師展示。付老師以具有本地特色的華陰老腔《將軍令》開篇,緊抓學生眼球,從尋找中國元素活動展開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與特點的探討。之后,學生對傳統文化是“包袱”還是“財富”進行辯論,氣氛熱烈,得出對傳統文化要批判繼承的結論。第二節課由張燦燦老師展示。張老師極富感染力,輔以活潑的課堂活動,整個氛圍輕松活躍。以學生分享自己喜愛的傳統文化為契機,點明傳統文化的表現,以豐富精美的傳統文化圖片概括傳統文化的特點,并落實到傳統文化應怎樣繼承。
課題組老師從微課的應用出發,對于其與課堂的結合提出實效性問題,并從微課的封閉性特點論及微課應用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性和拓展性的要求。課后的評課環節由西安市教科所陳海蘭主任主持。評課由市六中魏昆鵬校長講話、講課老師自評、市六中資深教師點評、課題組成員互評、專家精評等環節構成。
陳主任認為,做課題要“干實事,說真話、講實效”,要求老師們關注學情,整合資料,善于激發學生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魏校長提出,教育進入3.0時代,教師們應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素養,課堂不僅要與三維目標結合,更要能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老師們應該成為學生成長中的“智能wifi”,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陜西省教學名師、省學科帶頭人李育民老師強調,課堂應注重從情境到文本的銜接。文化生活更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通過渲染文化氛圍,創設文化情境,構建文化體系,彰顯文化價值。學會挖掘案例,以結構化知識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成知識,彰顯政治課的“育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