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舞蹈教學中掌握舞蹈教學的著力點和側重點,不但能夠提高舞蹈教學的整體效果,同時也能滿足舞蹈教學的實際需要,保證舞蹈教學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合理地調整教學計劃。從目前舞蹈教學來看,舞蹈教學應當重點做好樂感的培養,同時還應當注重肢體訓練和協調性的培養,最后,舞蹈教學還應當注重情感表現力的培養,只有做好這三個方面的教學,才能夠保證舞蹈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舞蹈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舞蹈教學 著力點 側重點

前言

基于對舞蹈教學的了解,筆者認為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對樂感的培養十分重要,做好樂感的培養具體應當從合理播放背景音樂、進行專門的集中訓練以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專注力等方面入手,只有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才能夠保證樂感培養取得積極效果。同時,肢體訓練和協調性的培養也是舞蹈教學的側重點之一,在肢體訓練和協調性培養過程中,應當注重肢體訓練并且教會學生舞蹈技巧,還應當加強身體協調性的訓練。與此同時,注重情感表現力的培養也是舞蹈教學的側重點之一。通過教會學生利用舞蹈動作抒發情感,將舞蹈與情感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達到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目的。所以,掌握舞蹈教學的著力點和側重點是十分重要的。

舞蹈教學應做好樂感的培養

在舞蹈的基礎教學課堂上,我們必須時刻培養學員的堅強意志和努力拼搏、吃苦耐勞的崇高精神,使學員養成一個良好的訓練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嚴令禁止消極怠慢、意志消沉、漫不經心的思想意識出現。

1.舞蹈教學應合理播放背景音樂,培養學生的樂感

在舞蹈教學中,樂感的培養既關系到舞蹈教學的效果,也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樂曲的特點,根據音樂節奏提高舞蹈的表現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舞蹈教學中應當合理地播放背景音樂,通過背景音樂來培養學生的樂感,讓學生在舞蹈訓練中以背景音樂為主,鍛煉自己的聽力和想象力,使學生能夠做到跟著背景音樂起舞,并且在背景音樂的影響下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舞蹈的整體表現力。

2.舞蹈教學應進行專門的節奏訓練

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學員很容易出現呼吸不順暢、憋氣等現象,那么如何采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呢?比如,在進行跳躍、前進、后退、下降等動作時,在蹬地離地發力的那一瞬間,我們可以采用快捷吸氣;身體在空中或表換姿勢造型時,采用控制呼吸,在動作完成后,落地時再呼氣等。再如旋轉時,吸氣、蓄氣要貫穿整個動作的始終,直到整個動作完成后再呼氣,這就增加了旋轉動作的穩定感。

在舞蹈教學中,除了要做好背景音樂的播放之外,還應當進行專門的節奏訓練,讓學生能夠對舞蹈節奏有清楚的認知和了解,做到在音樂節奏下有節律的舞蹈,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又能夠讓學生掌握舞蹈技巧。專門的節奏訓練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節奏有獨到的認識,是舞蹈教學的側重點之一。

3.舞蹈教學應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專注力

學生對音樂的專注力既是衡量學生舞蹈專業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也是舞蹈教學中應當培養的重要內容。基于對舞蹈教學的了解,在舞蹈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專注力,讓學生在音樂播放過程中能夠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并能夠投入到音樂中,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背景音樂的了解。

舞蹈教學應注重肢體訓練和協調性的培養

1.舞蹈教學應注重肢體訓練

由于每個學員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依據這種情形,我們在進行把桿訓練的教學中,應該將擦地、小踢腿以及壓腿作為舞蹈訓練的重點。比如,壓腿主要是為了拉韌帶,它不但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和體形的完美,降低受傷的危險性,而且還可以將舞蹈表演得更加輕松、精彩。

對于舞蹈教學而言,肢體訓練和身體協調性的培養是舞蹈教學的重要內容。做好肢體訓練和協調性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讓學生按照規定動作完成舞蹈。基于這一認識,在舞蹈教學中應當重點開展肢體訓練,力求學生的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能夠達到規定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感。因此,注重肢體訓練并提高肢體訓練效果是舞蹈教學的重要側重點之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當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讓學生通過基本功訓練夯實基礎,提高身體表現力,保證學生的肢體訓練能夠取得實效。

2.舞蹈教學應教會學生必要的舞蹈技巧

在舞蹈表演中合理的舞蹈技巧既能夠提高舞蹈的表現力和舞蹈的整體效果,同時也能夠贏得觀眾的掌聲。對于舞蹈教學而言,教會學生必要的舞蹈技巧,既是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措施,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重要方法,在具體的舞蹈教學中應當得到有效的開展。基于這一認識,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舞蹈訓練方法,對于提高舞蹈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并根據舞蹈教學實際合理地開展舞蹈技巧的教學,才能夠滿足到教學的需要。

3.舞蹈教學應加強身體協調性的訓練

學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對腿的訓練,卻忽視了支撐腿的動作姿勢要領。比如,在把桿的過程中,部分學員很容易緊緊地抓著桿,而不是用手去輕輕地扶住,殊不知,這種不正確的姿勢很容易造成原本在主力腿上的重心出現偏離,從而會出現膝關節不直,肌肉比較放松的不良現象。這樣一來,不但會使得主力腿的肌肉得不到加強,而且還直接影響到整個舞蹈舞姿。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為了完成規定的動作,需要身體具有較好的協調性,而身體的協調性也會關系到舞蹈表演的整體效果。基于這一認識,在舞蹈教學中應當加強身體協調性的訓練。通過基礎訓練基本動作的強化,讓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能夠得到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舞蹈技巧,讓學生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能夠有較好的表現。與此同時,身體協調性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舞蹈教學標準的重要指標。因此,做好身體協調性的訓練是做好舞蹈教學的關鍵。

舞蹈教學應注重情感表現力的培養

1.舞蹈教學應教會學生利用舞蹈動作抒發情感

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表演過程中需要學生投入一定的情感舞蹈表現力,與學生的情感表現力有著緊密的聯系。提高情感表現力既能夠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同時也能夠將這種情感傳遞到觀眾的身邊,感染觀眾和影響觀眾。基于這一特點,在舞蹈教學中應當教會學生利用舞蹈動作抒發情感,保證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將舞蹈的精神和舞蹈者的情感有效地傳遞給觀眾,提高舞蹈的整體表現力,使舞蹈者能夠作為單獨的個體與觀眾進行情感的交流。

2.舞蹈教學應將舞蹈與情感聯系在一起

基于情感表現力對舞蹈教學的重要性,在舞蹈教學中應當重點做好情感表現力的教學。通過情感教學將舞蹈與情感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認識到舞蹈與情感的實際聯系。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舞蹈情感的認識,讓學生將舞蹈作為一種傳遞情感的工具和媒介,在具體的舞蹈訓練中能夠做到有效地投入情感,提高情感的表現力,用舞蹈的形式將自身的情感傳遞給觀眾,讓更多的人能夠對舞蹈有較為深刻的印象和感性的認知。

3.舞蹈教學應做到讓學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

為了提高學生的情感表現力,應當讓學生在舞蹈訓練中投入足夠的情感,并且盡情地表達。但是考慮到舞蹈的整體要求和舞蹈動作和節奏對舞蹈者的要求,在具體的舞蹈教學中還應當要求學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夠做到情感收放自如,既有效地表達和傳遞情感,又不能陷入到個人的情緒中,使情感表現力能夠為舞蹈表演服務,保證舞蹈表演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讓學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是舞蹈教學培養情感表現力的基本要求。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舞蹈教學中掌握教學的著力點和側重點,對于提高舞蹈教學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對舞蹈教學的了解,在舞蹈教學中具體應當注重對樂感的培養、肢體訓練和協調性的培養,同時還應當注重情感表現力的培養,只有做好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和培養,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和舞蹈水平,進而達到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的目的,為舞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舞蹈教學的整體性和實效性,滿足教學的實際要求,使舞蹈教學能夠在整體教學質量上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田甜:《淺談記憶規律在舞蹈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及意義》,《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年第27期。

[2]楊洋:《三維人體動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學系統中的應用》,學位論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

[3]梁泉:《比賽中的中國古典舞現象研究》,學位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

[4]戴錚:《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12。

[5]槐佳朋:《“注意理論”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學位論文,吉林藝術學院,2013。

[6]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學現狀及音樂選修課“音樂與舞蹈”教學初探》,學位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