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群體進行閱讀的專門場所,在新媒體的閱讀革命中應該要如何把握大學生群體的閱讀習慣,并將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給互聯網一代的大學生?文章試從新媒體閱讀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著手,結合當前高校圖書館的具體情況,對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 圖書館閱讀 推廣

基金項目:2017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YBRS071)。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而新媒體的加入,讓高校紙媒體和紙質書籍的閱讀遭受忽視,高校圖書館應在改善新媒體閱讀設備的同時,也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提上日程。

新媒體時代全民閱讀的現狀

新媒體的出現給大眾的閱讀方式帶來了迅速的改變,全民閱讀從“紙質閱讀”邁入了“數字閱讀”的時代,從熟讀和背誦,到瀏覽和淺閱讀的閱讀方式的改變加快催生閱讀內容和技術的變革,閱讀內容的淺顯化,閱讀方式的便捷化,以及閱讀形式的多樣化。

隨著社會對閱讀的提倡和推廣,全民提升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在2014年的全民閱讀調查中,數據顯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是4.77本,而數字化的閱讀方式接觸率處于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包括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等閱讀量都在上升。數字化閱讀已經超越紙質閱讀量,占到總閱讀量的一半以上。新聞信息的閱讀是日常數字化閱讀的主要內容,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閱讀已經成為民眾的日常。

新媒體閱讀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

新媒體的閱讀在內容方面是極具優勢的,相比于高校的圖書館藏書,一棟大樓所承載的圖書冊可能通過新媒體的閱讀器媒介只需要不到10G的內存就可以覆蓋,而且高校圖書館的藏書在檢索方面也達不到新媒體的方便程度,在圖書館尋找藏書的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是閱讀器上檢索一本書的3倍。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征,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眾多網絡原住民,其閱讀習慣和信息獲取渠道方面都比較傾向于網絡化的操作。所以,新媒體閱讀的出現改變了大學生進圖書館的閱讀習慣,給高校的圖書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新媒體的閱讀方式增加了大學生的閱讀自由和閱讀范圍,契合了大學生的網絡習慣,但是在多種多樣的網絡新媒體形式中,大學生在有效閱讀的方法和閱讀內容的選擇上缺乏相應的技巧。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下做好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的推廣工作,并正確引導大學生的閱讀行為,任重而道遠。

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

目前,我國的高校圖書館已經相繼引進各種新媒體形式的閱讀設備和軟件,但在關于新媒體閱讀的推廣方面還處于摸索階段,本文認為,高校圖書館的新媒體閱讀的推廣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包括館內和館外。

1.圖書館內的新媒體閱讀推廣

(1)合理地調整藏書和電子書的布局

高校圖書館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豐富的藏書,大學生在閱讀內容方面可以得到最大的滿足。在信息技術出現后,新媒體的閱讀媒介改變了大學生的閱讀習慣,文獻閱讀資源的形態越來越多樣化,大學生獲得信息的來源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在數字閱讀面前,高校圖書館應該注重數字資源的整理和收集,提高高校圖書資源中的數字資源的準備,將圖書資源與電子數據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在提高電子書形式的數字文獻資源數量的同時,重視數字資源的質量,將數字文獻資源的結構和層次跟紙質文獻的資源進行相互補充,從而構建一個電子資源與紙質資源各具特色的,豐富、合理的館藏系統。

(2)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素質

閱讀推廣的工作離不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支持,而圖書館員是讀者服務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圖書館員對大學生的閱讀工作相當于是連接圖書資源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圖書館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效果。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素質,讓大學生將圖書館當成是一個輕松閱讀的港灣,讓學生愿意來、想要來圖書館。因此,高校圖書館員要牢記“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努力做到主動熱情地提供各種讀者服務。同時,圖書館員也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對于新媒體閱讀的認識和技能的掌握,做到熟練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努力讓自身成長為學習型的圖書館員,積極將新媒體閱讀推廣作為自己成長的方向。

(3)加強大學生新媒體閱讀素養

新媒體閱讀素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新媒體的技術操作;另一方面是能夠理解和運用新媒體閱讀媒介的語言的能力。大學生通過新媒體閱讀,能夠理解這些媒體信息,通過媒介信息的閱讀參與到學校和日常生活中的群體活動中去,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2.圖書館外的新媒體閱讀推廣

(1)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

數字圖書館是現在各高校圖書館都在推崇和建設的一個基于網絡技術的新媒體圖書館,一般是高校自主開發的網絡門戶,是高校圖書館通過網絡形式給學生介紹實體圖書館的館藏信息和各類讀者服務的平臺。數字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向新媒體時代轉型的重點,開發出適合大學生閱讀特點的門戶網站,學生可以通過門戶網站進行電子書的閱讀、紙質書的借還、續借手續辦理等各項閱讀業務。從新媒體的角度看,高校的圖書館應該在閱讀推廣項目上有更好的建設,如“新書推薦”欄目,電子書和電子期刊的推薦和專業推送,這不僅僅是將圖書館的紙質藏書進行推廣,電子書和其他合作單位的閱讀鏈接也可加入到推廣行列。高校圖書館每年在新近書籍和數據庫方面的數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在海量的知識面前,如何進行有效的選擇,大學生無法精確辨識海量圖書資源對自己的利弊,這個責任就落到了圖書館和館內工作者的身上。數字圖書館也正是如此,要加強數字圖書館在專業書籍推送和書籍分類方面的辨識率,為大學生的閱讀進行專業的指導。同時,數字圖書館也可以幫助實體圖書館吸引學生,提高實體圖書館的實際利用率,達到數字圖書資源和紙質藏書資源的推廣目的。

(2)開設專業的手機圖書館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終端迅速占領流量主場,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的手機網民規模已經超過7億,而手機網民更是占到超過90%。4G技術的成熟、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硬件的智能手機的普及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了移動客戶端的多功能應用。手機上網用戶中大學生的比例更是占據大多數,大學生的智能手機應用覆蓋率已經接近全覆蓋,高校圖書館應該合理地利用好這一工具,將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向移動客戶端。手機閱讀占據大學生閱讀的一個重要部分,手機圖書館服務方式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短信息服務;二是WAP服務。短信服務能夠幫助讀者實現與圖書館之間的短信交互,圖書館系統以短信形式向用戶提供相應指令,辦理圖書續借等手續業務。WAP則是讀者通過手機的無線或者4G技術來訪問手機圖書館的客戶端,可以在線進行圖書的相關操作。手機圖書館可以幫助圖書館實現與讀者之間更好的交互,對于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也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開通圖書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

微博和微信是新媒體時代的兩個重要的社交平臺,微博是一種智能終端提供即時交互的互動交流平臺,以微博為載體可以實現包括文字、語音、圖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在內的信息傳送。微信是繼騰訊QQ之后,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的快速交流平臺,所涵蓋的信息種類也包括文字、語音、圖片和短視頻。作為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兩種社交平臺以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在公眾號上進行閱讀推廣,嘗試通過大學生的日常交際方式來跟大學生之間產生更多的交互,拉近圖書館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運營一個微博和微信的公眾號,高校圖書館就有了一個獨立的信息發布渠道,能夠深入到大學生的交際日常中去。而高校大學生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的微博和微信平臺,及時地了解圖書館的書籍動態和活動,也可以通過定制自己的興趣話題,在閱讀后與其他學生進行相互評論和交流,或者閱讀反饋,實現交互式閱讀。

參考文獻:

[1]芮立:《新媒體時代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農業圖書館情報學刊》2015年第4期,第146-149頁。

[2]汪麗萍:《淺談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策略》,《圖書館研究》2014年第6期。

[3]苑世芬:《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策略研究》,《現代情報》2013年第3期,第74-81頁。

[4]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化閱讀人數首次過半》,《人民日報》201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