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陜西省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與學校課程改革專題研討會在陜西師范大學召開。

本次研討會由陜西省教育學會主辦,旨在聚焦“核心素養”,探討如何建構新的課程體系,創設新的學習環境,整合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研究如何開展基于學生學習行為的大數據分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評價活動。

“我認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是要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套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并且可操作、可重復、可推廣的‘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有效模式與方法。”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何克抗,年逾80依然思維敏捷、聲音洪亮,深入淺出地向來自陜西各地中小學學校管理者、骨干教師代表闡述了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張文蘭教授談到:“在學校里,學生接受的是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各學科分割教學,但是現實世界中,各種學科知識和技能是在解決真實世界問題時互相連接和交叉的。”她依托近年來的課題研究,介紹了項目式學習的必要性,以及面向核心素養的國家課程項目式重構實踐。

來自北師大、陜師大、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北京景山學校等單位的專家就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了深入交流。西安市雁塔區丈八溝小學的語文教師劉飛說:“以前很少接觸這些前沿理念,今天聽了專家們高屋建瓴的講座,回去以后一定要在教學實踐中多探索多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