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進行,擴展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也讓健美操逐漸走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高校健美操教學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形體、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健美操教學與訓練相脫節的弊端嚴重阻礙了高校健美操運動項目的發展。本文在闡述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途徑及內容,旨在為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關鍵詞】高校健美操 教學訓練 一體化模式 構建

作為深受高校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健美操有著良好的學生基礎,另外高校也為我國競技健美操運動提供了中堅力量,因此,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成效對我國競技健美操運動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高校健美操教學存在著教學與訓練相脫節的弊端,這一弊端嚴重影響健美操人才的培養,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多層次綜合能力的要求。因此,現代高校健美操教育教學必須要克服教學與訓練相脫節的弊端,在遵循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運動訓練規律的基礎上,將健美操課程教學與運動訓練進行有效結合,最終實現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水平的目的。

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培養目標

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通過身體練習等手段有效增強學生體質,為國家培育有健康體魄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接班人。因此,健美操項目作為高校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突破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束縛,在遵循體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進行大膽改革。傳統體育教學強調的是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但卻相對忽略了學生的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容易造成“多而不優”的不良狀況。而對于專業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傳統體育教學卻又過分強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創造能力,容易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因此,高校健美操教學應摒棄傳統體育教學思想弊端,在堅持將“普及與提高”作為發展基礎的同時,構建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利用“兩平臺、三層次”的教學體系,既要為我國體育事業培養競技型高水平運動員,還要為高校培養群體型高水平學生。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通過系統、層級的訓練讓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大幅提高,并且利用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及綜合實踐這三個層次的培訓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在提高高校學生體育技能及社會適應力的同時,培養其為社會服務的意識,為我國體育事業培育出一批真正的一專多能高水平、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途徑

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必須將教學作為切入點,強化學生實踐教學訓練,讓高水平運動隊成員的學生發揮帶頭作用,空閑時間指導業余訓練隊學生的體育健身訓練,使業余訓練隊學生成為高水平運動隊的主要后備人選,促進高校健美操運動項目的發展。

1.提高健美操高校人群普及度

高校選修課程是在高校內提高健美操人群普及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因此,要想增強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發展動力,就必須充分利用高校大一學生的健美操選修課課程。在健美操選修課課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學校場館設施、師資力量等優勢將健美操的魅力向學生充分展現,引起學生對健美操項目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健美操高校人群普及度。

2.通過課外俱樂部形式提高健美操人群質量

高校學生在學習健美操選修課程之后,對健美操項目有興趣或有潛質的學生,可以通過進入課外俱樂部形式繼續學習。健美操俱樂部打破了原有系別、班級重新組合,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興趣進行有目的的教學活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課堂教學與課外訓練相結合是健美操俱樂部的主要授課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院的學習情況適當安排學院健美操代表隊技術骨干負責俱樂部的一部分教學訓練工作。參加健美操俱樂部的學生需繳納一定的會員費,并且要按時參加俱樂部的教學訓練活動,這些會費可以有效緩解學校健美操代表隊訓練和參賽經費的壓力。俱樂部學員為學校健美操代表隊提供了堅實的后備力量,學校健美操代表隊學生通過對俱樂部成員的訓練,也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訓練技術和綜合素質水平。

3.利用業余訓練隊擴大專業健美操人群數量

教師在健美操俱樂部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成績較好的學生選拔進入業余訓練隊,為學校健美操代表隊提供儲備人才,學生在業務訓練隊中根據教練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專項能力。業余訓練隊學生既要承擔學校安排的各類表演和省級以下的比賽,又要在教練的指導下參與健美操俱樂部的日常教學與訓練工作。教練根據一定的考核標準考核業余訓練隊學生的教學技能和專項技術,通過考核的學生才有擔任本月俱樂部課程教學訓練的資格。通過俱樂部的教學活動,在培養業余訓練隊學生教學能力的同時,更加深了學生對健美操項目的了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訓練和運動技術水平。

4.通過健美操代表隊的訓練提高學生專項技能

教師在業余訓練隊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對健美操項目的訓練情況,將成績較好的學生選拔進入學校健美操代表隊。健美操代表隊學生在高校享受加學分、運動補助、比賽獎勵等有關激勵政策,一旦學生訓練技能達不到健美操代表隊競技標準,就會被淘汰降級到業余訓練隊。在這樣的嚴格考核環境中,健美操代表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竭盡全力地提高自身訓練水平,并且積極地采用多種方式來完成健美操競技訓練,這樣既減輕了教練的訓練任務,又提高了健美操代表隊學生的訓練效率,進一步保障了學校健美操代表隊的訓練水平。

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內容

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摒棄了傳統單班管理與教學的模式,靈活開展分層、分組、多班等形式的教學,將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轉變為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相結合教學模式。

1.設置健美操專項選修課程

在高校課程教學中設置健美操專項選修課程,以滿足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需求。在健美操選修課程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及老師。教師應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的訓練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健美操選修課程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學生對健美操基礎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專項技術的傳授。高校應建立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一體化的健美操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對教師與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有效督促。教師還可以在選修課程中鼓勵學生開展課外競賽、表演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實踐訓練能力。

2.建立分層考核制度

分層考核制度是高校健美操教學教練一體化模式有效運營的有力保障。一般來講,可以將學習健美操的學生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在初級階段的考核中,應強調學生對健美操基礎知識的掌握;中級階段的考核強調學生對健美操實踐能力的掌握;在高級階段的考核中,主要對學生的競賽成績、自由創編的成套動作等方面進行考核。分層考核制度有利于學生制訂明確的奮斗目標,激勵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提升其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3.注重因材施教

隨著健美操項目在高校的蓬勃發展,健美操教學內容逐漸豐富,傳統教學組織形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校應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興趣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高校健美操教學應遵循先學后編的學習規律,即學生先對健美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掌握,然后才能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中去,最終學會健美操的自由創編,進而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個性能力。

結 語

總而言之,高校健美操教學教練一體化模式的構建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這是因為高素質、高水平的體育人才培養必須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周期。所以我們在構建健美操教學教練一體化模式時,必須保證該模式空間的有序性和時間的連續性,不斷改善及完善健美操課堂教學。一般來講,高校主要通過調整和優化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這兩條路徑來提高健美操教學水平,將課堂內容延伸社會健身系統,實現學校教學與社會需求的無縫銜接,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春艷:《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初探》,《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年第12期。

[2]李德華:《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37期。

[3]翟偉、甘雪蓉:《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探討》,《科技風》2013年第22期。

[4]王艷珍:《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解讀》,《職業教育》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