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尤其重要。課外閱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情操,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對外界新鮮事物無限好奇的階段,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才能為他們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培養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指引方向和前進的動力,只有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把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起來,才能為以后的長期堅持提供保證,所以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關鍵所在。

(一) 引用名人讀書,激發初中生的閱讀興趣。

在這個以明星效應至上的時代里,可以用古今中外的讀書狂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囊螢映雪、懸梁刺股,還有魯迅、高爾基、富蘭克林等名人愛書如命的事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些故事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魅力,也讓他們認識到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這樣,在觸動學生心靈的同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分別進行興趣的引導。

現代社會充滿很多誘惑,在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能守住內心的那一片寧靜去閱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尤其在當下各大名著都被拍成電視劇,有的學生就放棄閱讀原著去看電視劇。殊不知電視劇是編劇在原著的基礎上,為了達到視覺效果和劇情需要進行改編的,與原著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建議先看原著再看電視,在觀看電視劇時,體會原著的文化熏陶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二、為學生創造條件,豐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只有長期堅持下去,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后,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合適的課外讀物,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所幫助。

(一)閱讀合適的課外讀物。

作為學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認知程度和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課外讀物形形色色,知識水平有深有淺,需要我們進行合理安排規劃,劃定合適的閱讀范圍才能保證對學生身心產生良好的影響。在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需要和接受能力、欣賞水平的基礎上,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書籍和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如教科書后邊列舉的一些書籍讓學生去閱讀。另外可以向學生推薦好的期刊,來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二)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

在良好的環境中能夠讓學生把書讀進去,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使學生愛上閱讀,讓學生在清靜的環境中閱讀。可以把學校、圖書館作為閱讀的場所,還可以到書店感受讀書的樂趣,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感受閱讀的重要性,為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打好基礎,為他們的課外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好的閱讀方法是閱讀的前提,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方法才能在之后的課外閱讀中保持高效的閱讀水平,并提高閱讀能力。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定要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摘抄筆記。

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遇到優美的句子和精彩的段落、名言警句等要及時摘抄下來,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并且不定期翻出來看看,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適當模仿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閱讀感想。

在閱讀的時候,讓學生隨時寫出閱讀感想,增加學生閱讀記憶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以讀后感的形式寫出見解和感受,讓學生與書籍之間建立良好的通道,與作者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理解能力的同時,也健全了學生的人格。

(三)溝通交流。

在課堂上可以讓中學生進行匯報閱讀心得體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溝通交流,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不斷提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課外閱讀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所以,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可以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