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說,在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生。

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要從以玩為主轉到以學為主,在這一階段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方面“仔細看,認真聽,積極想,大膽說”是我們要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掌握并形成的良好習慣。為了達到以上預期的目標,我在教學中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認真傾聽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評價的手段,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當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老師所提的問題時,我會觀察其他孩子的聽講情況,然后進行評價引導。如:我發現在這位同學回答問題時,這邊的同學眼睛睜得圓圓的,安安靜靜地在聽,聽到正確的地方時,臉上還露出了微笑,這邊的同學是善于傾聽的學生,值得我們學習。有時候我會在課堂上直接提出認真傾聽的要求,指出如何做到認真聽講的一些方法,讓學生明白怎樣能做到認真聽,明確什么是認真聽。如:有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時,我們要坐得直直的,安安靜靜地、用心地聽他講。如果他講得對,你就點點頭,如果你認為他講得不對,等他說完,請你舉手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我們認真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這樣你有一種方法,他有一種方法,說出來,大家都聽到了,我們就得到了好幾種方法,我們的思維就更靈活了,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更多了,也更全面了。這樣我們就有了收獲,就進步了。

有時候要讓學生互相評價,發揮集體的作用。如老師會在剛剛回答問題之后問:在這位同學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你發現誰聽得最認真?誰沒有認真聽?你覺得哪種做法值得你學習?你想對不認真聽的同學說什么?

在培養學生認真聽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傾聽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的必要,博采眾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認真書寫的習慣

書寫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復習和鞏固。如果書寫不規范、不整齊,作業的正確率會大打折扣。一年級剛開始主要讓學生書寫阿拉伯數字和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為了讓學生認真規范書寫,老師要進行規范示范,講清每個數字及符號書寫的要點,進行書寫大比拼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書寫的重要。而且教師要進行及時評價,引導學生有一種要寫就寫好的意識,當然在評價時以表揚為主,發揮正能量。

三、用獎勵的辦法保證習慣的養成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朵小花、一個小星星、一個笑臉、一個紅蘋果貼片都會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表現的欲望。在孩子上課發言積極、聲音響亮時,在孩子能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時,在孩子觀察仔細時,在孩子有獨到的見解時,發一個小星星或一個笑臉,都會給孩子們正向的引導,讓他們逐漸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引導得法,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相信我們的孩子會養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