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席卷全國各個學校的一陣微課風,從小作坊式錄制微課到逐漸成熟的微課內容設計,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多種樣式的閱讀訓練,師生在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教學中,靈活運用微課,能優化閱讀教學結構,提升學生閱讀力和學習力。本文就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對微課在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策略進行探討。

1.學生預習。

課前微課的介入能使學生對文本背景、作者介紹、字詞有初步的了解,整體感知文本。尤其是微課教學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自主預習不僅可以提前熟知課文,還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幫助。

2.課前導入。

利用微課進行課程導入能使學生對課文的大致內容、結構形式、創作背景、作者意圖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搜集本文的相關素材,如作者的基本信息、文章的寫作背景等。如微課《句子類型訓練——擬人句》《寫好人物作文小妙招》教學設計中,教師在備課環節就引入了很多種擬人句范例,有了范例作為導入可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3.課中學習。

課中使用微課主要集中在知識理解和練習鞏固上。如閱讀《兩小兒辯日》,利用微課展開視頻內容學習,由此增進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白文章所講的道理,是要教會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世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還有,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而不妄加決斷,體現了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謙虛謹慎的教育與學習態度。

4.總結課文。

總結時使用微課能突出主題、溫故知新、舉一反三。且微課憑借其短小精悍,概括性強,在很多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學習《一路花香》時,在教學總結中,教師就可對其進行概念整理:由文中我們認識到,世界上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和作用,給人以美的享受。

5.課外自學。

課后利用微課溫習,能有效鞏固、消化、吸收課堂知識。這里通過微課對課外優秀閱讀內容進行傳播,使得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像閱讀朱自清的《匆匆》,文章有一句:“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該句不僅增進了與學生的互動,在互動基礎上還進一步加強了文章主旨的表達。還有比如說課外閱讀《梅花魂》,主要是講東南亞華僑的,通過對該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使得學生對愛國精神有了更深的領悟和認識。

6.綜合實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既要著眼于課內,又要著眼于課外,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資源,拓寬自身的視野。在微課中就可展開對某一篇閱讀文章的互動討論,比如有篇閱讀大意是有一個王子很多愁善感,看到別人的悲慘遭遇總會落淚,說:“天吶!如果是我一定沒有辦法忍受下來!”后來他們國家戰敗,王子流浪他國,還瘸了一條腿。當他跟別人談起自己的遭遇時,別人總會落淚,說:“天吶!如果是我一定沒有辦法忍受下來!”王子只是微笑,一瘸一拐地繼續前行。這里通過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有時你認為的地獄是他人不得不面對的命運,這個時候請收起無用的哀嘆,給他人一個微笑或者幫助;當你陷入低谷時,也請不要自怨自艾,繼續堅持著走下去。在鼓勵學生多互動的基礎上,讓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基于微課的應用,教師首先需要建立相對比較完備的自學平臺,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班級論壇等,微課本身是一種教學資源,形式常常是一個短視頻。要體現一定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微課的學習任務,在微課講解中采用什么樣的形式、手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通過反問、提問或者案例解析來幫助學生鞏固本節的知識點,教師還可根據自身優勢和資源,合理設計微課教學的導入、開展、鞏固和拓展環節,最后微課需要簡潔明了、各環節之間相互緊扣,層層遞進解讀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