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鞏固拓展環節常見問題淺析
作者: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教育體育局教研室 張 東
發布時間:2017-11-02 15:27:4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鞏固拓展環節通常是整堂課的中心環節,也是學生學習成果及技能運用的展示環節。鞏固拓展是語言運用層次的語言輸出活動,學生最終要通過這個環節來提高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很多教師都很重視鞏固拓展環節,想方設法開展靈活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但是筆者發現不少教師在這一環節的設計與實施中仍存在著三種常見問題,下面將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對這三種問題加以分析。
一、教師示范不到位
【案例1】某位三年級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達成“能在恰當的語境中正確使用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的學習目標時,設計了四人小組活動。具體活動如下:Next, group work. Group of four! What’s her name? Her name is...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三年級學生初次接觸英語,對英語充滿好奇,對于四人小組的語言交流活動興趣特別高。任務一安排下去,每個小組都迫不及待地練習起來。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爭著提問,結果組內都是提問的學生,而沒有回答問題的學生。組內學生為回答誰的問題發生了爭執,甚至使用漢語大聲爭吵,活動場面一片混亂,教師無法控制。下課鈴聲響起,教師以一句“Just stop here!”草草收場,拓展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分析】這個活動的突出問題是教師示范不當。教師在活動前沒有給學生清晰的示范,導致學生不清楚活動的開展方法,出現活動場面混亂。另外,在活動中既沒有教師的過程性指導,也沒有學生的展示和多元化評價,致使活動低效,與教師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活動目的不明確
【案例2】某位四年級英語教師以“My Favourite Clothes”為主題,設計了一個名為 “Fashion Show”的鞏固拓展活動。教師首先把全班分成六人一小組,然后請每位成員在組內展示自己最喜歡的服裝,最后通過組內評選,推薦出一名服飾搭配最佳的學生代表本組參加班級服裝秀表演。“Fashion Show”活動形式新穎、有趣,能吸引學生眼球。學生一聽到任務就激動萬分,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衣服進行展示,并討論推薦參賽選手。不少學生由于急于欣賞“服裝秀”,就干脆用漢語相互評論,評選結果很快產生,各組推薦的選手也隨著音樂登臺亮相。全班學生們都沉醉于這場服裝秀表演,臺上的學生表演很賣力,臺下的學生笑著、用漢語評說著,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分析】該活動只是讓學生鍛煉了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活動脫離了語言操練和拓展目標,活動目的不明確。這位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僅僅把注意力放在了活動的形式上,忽視了活動的本質,即學生要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開展語言實踐活動,致使活動成為空中樓閣,不能真正為教學內容和目的服務。
三、活動內容太簡單
【案例3】一位六年級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鞏固“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y/ On ...”這一句型時,設計了一個調查活動。學生四人一小組,通過連鎖問答來調查每一位組員來校的交通方式,然后完成調查表,在全班進行展示。
調查活動開展得迅速、順利,學生問答流暢,表格填寫整齊有序。組內調查結束后,教師又以擊鼓傳花的方式,抽取六組進行展示。在第一、二組展示時,學生還能耐心傾聽,但在后四組展示時,有的學生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有的學生埋頭苦干,做自己的事情。
【分析】該活動的內容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過于簡單,缺乏挑戰性,在組內開展調查時問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活動看似完成得又好又快,但活動目的達成度并不高。因為活動承載的內容太簡單,問題就一個,而大家的答案都集中在By bus和On foot上,整個活動過程學生不用動腦思考,導致鞏固效果不理想,拓展提升未達成。另外在展示時學生沒有認真傾聽,主要原因是六組展示的內容基本相同。由此可見,從調查到展示,活動的內容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從而導致學生聽覺和思維疲勞,出現學習積極性不高、注意力分散的低效現象。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能用英語溝通交流,而鞏固拓展環節是提高和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師在備課時應堅守“以生為本”的理念,立足文本,關注語用,從聽做、說唱、玩演、讀寫等活動形式入手,設計目的性強、內容豐富的鞏固拓展活動,使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促進其心智發展,提升其綜合人文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