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體驗 注重生成 ——《珍貴的教科書》教法新探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翁銀濤
發布時間:2017-11-02 15:17: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讀出情感,讀出個性體驗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形式、層層遞進的朗讀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這一觀點,現已被廣大教師所認同。 但在課堂教學中,到底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開展對課文的閱讀,一直都是我們苦苦探究的問題。
我認為有三點:1.教師個人的激情要完全迸發出來。教師飽滿的情緒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我們學校一位資深的老前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就要‘瘋’。” 設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夠“瘋”, 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都放不開,語言的感染力不夠,肯定不足以煽起學生的激情和表現欲望。2.在朗讀的技巧指導上要領悟要領。朗讀指導應先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使學生受到文本情感的感染,再根據情感的需要,通過語速、語氣、語調、重音、換氣的技巧把這種情感讀出來,才能使聽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3.要給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
例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在講到當時學習環境艱苦時用了兩句話和四個“沒有”,特別強調了沒有書的困難。“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充分表達了“我們”盼望教科書的心情,暗示教科書的珍貴。怎樣讀好這個句子呢?教師可先指定學生朗讀,如果學生讀不到位,教師就應充分發揮自己的示范作用,聲情并茂地范讀。教師范讀完后,讓學生評價一下,學生認為好,讓他們學著老師的樣子去讀;學生認為不夠好,讓他們示范讀一讀,讀出他們的個性體驗。教師還可以虛心地向學生求教,學著學生的樣子去讀一讀,這樣能給學生極大的鼓勵。現在,我就以此句作示范:
首先,我以重音為例:(1)“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強調書;(2)“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強調渴望;(3)“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強調人人擁有。
其次,我以語調為例:(1)“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語調平緩,氣息似斷非斷,讀出了對教科書的憧憬和向往。(2)“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語調激昂,氣息一氣呵成,體現出了同學們的心愿十分迫切。
精心預設,注重生成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閱讀教學特別強調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和使用。也就是說,在立足教材、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礎上有效拓展,使課文學習和拓展教學在整合中彼此拉近,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中不斷積淀、逐步提升。然而,拓展需要預設,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依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已有知識水平等預設拓展環節,為學生的感悟實踐推波助瀾。
教學《珍貴的教科書》中第二部分(取書)時,讓學生體會延安小學的學生們聽到有書的好消息時的心情,傳統的教法是先體會師生們的心情(喜悅、興奮),再引導深思: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讓學生找出重點詞句,暢談自己的體會,然后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的教法沒有突破教材的限制,沒有體現語文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我在引領學生學習這一部分時,先把指導員告訴大家的好消息顯示出來,然后跳出文本,精心設計了三個環節。
環節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詞語來描述一下同學們的心情?
【學生思維的火花一下子就被激活了,紛紛答出:高興、興奮、激動、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等很多詞語。】
環節2——比一比:(1)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跳起來。(2)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同學們高興得跳起來。你覺得哪個句子更能表現同學們的心情?為什么?
【學生在比較中很直觀地感悟到修飾語的作用。】
環節3——說一說:你還能用什么語言來描述一下同學們的喜悅和興奮?用“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同學們( )”的句式說話。
【學生的潛能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回答出: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同學們(歡呼雀躍)(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激動得熱淚盈眶)(高興得擁抱在一起)(臉上笑開了花)(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等。】
總之,三個訓練環節層層深入,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和廣度,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切實地提高了學生們的語文素養,有效地實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