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句名言:讀書之于智慧,正如體操之于身體。讀書能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升境界,常讀書的人知榮辱、懂禮節、有教養,從內而外散發著一種優雅華貴的氣質。作為一所幼兒園的管理者,我下定決心打造書香校園,書香家庭。讓教師、幼兒、家長都愛上閱讀,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為此,我組織教師,號召家長,家園合作,在幼兒園及家庭開展了一系列階段性、有指導意義的活動,并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由幼兒園保教處牽頭,攜同年級組 , 負責書香活動的組織、宣傳發動、計劃安排、監督實施、檢查評估。

一、閱讀之于教師

為人師者,定要多讀書,才能不斷地提高專業知識和水平,開展工作,服務幼兒。讀書是教師提升實踐智慧的必由之路。

在建園之初,我便要求老師們每周寫讀書筆記、教育心得,定期評選出優秀的作品,供大家分享學習,并鼓勵老師投稿發表。在幼兒園的QQ群、微信群里,圖書管理員定期發一些好書推薦,鼓勵大家去借書、讀書。此外,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我們將《3-6周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教師必讀》等幼兒教育書籍發放到每位老師手中,每個月定期舉行教師業務素質考試,將此納入教師考核中。每周舉行的例會中,教師進行正能量文章的分享。在幼兒園普通話考核中,講述自己的讀書心得。每學期的師德演講,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此外,我們還有讀書座談會、假期讀書計劃、百本繪本我閱讀、詩詞大會等一系列活動。

二、閱讀之于幼兒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閱讀時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七歲前學會閱讀,就會練就很重要的一種技能,邊讀邊思考邊領會。”

理想的早期閱讀教育,在于父母或教師與孩子之間擁有輕松、和諧的閱讀氛圍。為此,每年的讀書節幼兒園墻內環創圍繞其主題進行整改。在家庭中,每天有親子共讀的時間,如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對于沒有興趣讀書的孩子,家長要積極引導,比如選擇有趣的游戲來進行。另外,幼兒園邀請神木縣圖書館的管理員來園作繪本閱讀的專題講座。每個班級設有圖書角,供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另外班主任到圖書室給每個孩子借一本不同的繪本,讓孩子帶回家親子共讀,讀后在繪本的末頁簽上孩子的姓名,然后帶到班上跟其他幼兒互換,再帶新的繪本回家親子共讀,保證每天有繪本讀 。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個孩子將會讀到50 - 100本的繪本。

此外,幼兒園圍繞“讀書”開展一系列活動,如幼兒晨接、晚送期間的故事播放(幼兒錄音)、 “愛心圖書”義賣活動 、 親子繪本制作比賽、 “國學律動操”比賽及成語競賽等。兒童節對系列活動評選出的“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進行嘉獎,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

三、閱讀之于家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礎。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把這個理念傳達給家長,用專業知識去幫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實現家園一致,家園同步,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我園在2015年成立了“父母學校”,每月舉行“父母學校”會議。每期的會議,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講座,如讀書月是《如何引導孩子讀繪本》,小班家長是 《好習慣成就美好人生》,中班家長是《抓住敏感期,完善好性格》,大班家長是《培養一個會學習的孩子》等, 這些講座使家長明白家教的重要性及科學的育兒方法。在幼兒園舉辦的書香活動中,首先給每位家長發放一份“親子閱讀倡議書”,要求家長們不論多忙,每天抽出10-30分鐘的時間陪孩子一起游戲 、親子共讀。建議家長下班回家后少看手機、電視,少出去應酬,多看看書,給孩子樹立一個愛讀書的榜樣。家長可以到幼兒園圖書室借閱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幼兒園定期開展“讀書沙龍”分享讀書心得。幼兒園還舉辦“同讀書共成長”親子有獎征文活動,并將優秀的作品在園報上刊登。

書籍真的是一種好東西,它打破時空的界限,將大千世界聯系在一起。通過書本,我們可以與上古先賢對話,可以足不出戶就能領略無限風光,了解世事變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充滿智慧。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家園合作,在幼兒園營造濃郁的書香氣息,讓家庭充滿讀書的溫馨氛圍,讓閱讀之花開遍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