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蓮湖進校的辦公室里,我們與李可老師正式見面了。在談話開始之前,李老師打開了身后的鐵皮柜子。我以為會是一些她的藏書或者榮譽證書之類的東西,因為我們在很多教研員的辦公室里都看到過。但當我們真正看到李老師的寶貝時,一下就愣住了。那是滿滿一柜子我完全叫不出名字的物品,看到我們驚奇的表情,李老師笑了,“就知道是這個表情,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跟你們一樣呢!這是生銹的鐵,這是各種紙,這是塑料泡沫,這是用塑料瓶做的空氣動力火箭,這是雞蛋保護器,這是自制樂器,這是飛行器……”

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李老師才意猶未盡地介紹完畢。在她聲情并茂的講述中,我們品到了一股對科學教研濃濃的興趣和自豪感。這到底是怎樣的一位科學教研員呢?我們更加好奇起來。

教師到教研員

2006年,在調入蓮湖區教師進修學校之前,李可老師是一位任教多年優秀的中學物理教師。從物理教師到小學科學教研員,李可經歷了從盲目到執著,從不了解到有了自己的見解,最終戀上科學教育并不斷學習和創新的過程。角色轉換帶來的不僅是工作環境的轉換,還有工作內容的全新挑戰。

1980年,年僅18歲的她被分配到了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擔任中學物理教師,這一呆就是二十幾年。早在擔任物理教師時,她就已經開始嘗試突破常規的物理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們開啟一段不同的物理學習之旅。有一次,要給學生們講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內容??墒?,對于抽象且枯燥的定理學生學習時提不起興趣。李老師經過再三嘗試后,就將此內容改編成了課本劇,由學生扮演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頓,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玩中真正理解了知識、掌握了知識。李可老師說:“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很多盲點,比如電學、簡單機械、浮力等,主要就是因為現在的學生缺少生活體驗而造成的,所以教師就要多思考、多創新。”

作為科學教研員正式走馬上任后,她立即就發現了物理與科學教育的相通點,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她開始接觸“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參與了陜西省《西部農村“做中學”探究式科學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組的研究。

在《由教育的缺失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一文中,李可老師認為:學生應多參加動手實踐活動,經歷探究活動的過程,體驗感受科學規律,培養學習科學的悟性。憑借在二十幾年中學物理教學中累積的經驗,以及對“做中學”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大膽實踐,2008年李可老師獲得陜西省基礎教育成果文萃、“西部欠發達地區‘做中學’科學教育教師培訓和推廣實踐項目”一等獎。

接觸了“做中學”理念后,2007年,李老師開始著手編寫科學夏令營活動方案,她想把孩子們拉出課堂,在自由的氛圍中感受科學的魅力。2008年,第一次試水,反響很好。2009年,她將學生帶到了楊陵高新學校,開展了為期七天的科學夏令營活動?;顒娱_始之前,孩子們的熱情并不是很高。李老師就請來專門的心理學教師給孩子作了心理測試。測試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孩子都有厭學情緒,其中四人被診斷為輕度心理障礙。然而七天后,測試結果讓很多人驚嘆不已:孩子們的厭學情緒普遍得到了緩解,學習的熱情,尤其是對科學的熱情高漲了起來?;貞浧甬斈甑幕顒?,李老師依然清晰地記得:“孩子們做出了雞尾酒、雞蛋保護器、遙控飛機、排簫、水琴……當東西擺在教師們面前時,很多人都被孩子們的奇特想象力和創造力震撼了。晚上的模擬新聞發布會熱鬧非凡,好多原本靦腆的孩子,也爭先恐后地上臺介紹自己的成果!”“本來想把這項活動作為常規活動做下去的,結果因為現實的種種因素而夭折了,很可惜!如果以后有機會,我還是會繼續開展這樣的活動并堅持做下去的。能為孩子們做點事,我感覺特別開心!”李可老師不無遺憾地說道。

“將雞蛋從四樓扔下去,怎樣才能不破呢?”問題剛一拋出,立即引發了學生空前的參與熱情。這是李老師在青年路小學上的一節“如何制作雞蛋保護器”的小學科學實驗探究課。看拋出的問題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興趣,李老師這才慢悠悠地將準備好的各種材料拿了出來,讓學生一一鑒別物質的屬性,然后選定制作雞蛋保護器的材料。一周后,學生們帶著制作好的成品參加比賽,結果所有學生的作品全部合格。李老師的科學課就是要帶著孩子們玩,時刻踐行“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理論再多,都不如親自動手做一個課例給教師的示范、影響作用大?!被谶@種認識,李老師編寫了大量學習小學科學的活動教材,如《了解物質屬性——制作生活用具》《了解聲音——制作樂器》《研究物體的穩定度——制作不倒翁》等。她還為蓮湖區的科學教師主編了《蓮湖教育》科學???,廣泛搜集蓮湖區優秀科學教師的出色教學設計,傳播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供廣大科學教師參考和借鑒。她受邀為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小學綜合文化素質資料庫——科學》,2017年正式出版。

基于在科學教學教研方面的突出成績,李老師多次受邀參與陜西省科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陜西省科學教師創新實驗大賽命題和評委工作,承擔陜西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的指導工作,承擔陜西省中小學教學能手的評委工作,為選拔和培養優秀的科學教師竭盡心力。

“明師”育名師

“李老師就像老母雞,抱了那么一窩?,F在陜西省的小學科學名師隊伍里,就屬李老師的弟子和她指導過的老師最多?!鄙徍^西關一小的科學教師楊生榮告訴記者。楊生榮是李老師擔任科學教研員后,發掘和培養的第一批科學教師。2007年,楊生榮在全國教育學會年會上作示范課展示,并獲得全國小學科學優質課一等獎,從此開始步入名師成長之路。目前,他已先后獲得陜西省教學能手第一名、陜西省小學科學實驗技能大賽第一名、陜西省小學科學實驗技能大賽第一名、陜西省實驗創新大賽一等獎,包攬了陜西省內所有小學科學賽教活動的大獎。

“做教師培訓工作一定要有想法!”李老師認為:無論是作教學工作還是教師培訓工作,都要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有創意的做法,她就是憑著這種“有想法”去做好教師培訓工作的。有些人作教師培訓時,是“一張講稿走遍天下”,李老師卻不然。她總會先了解受訓對象的基本情況,甚至提前做一些專業調研,然后根據教師的實際需求撰寫培訓課件。所以,她的培訓在科學教師中間備受推崇。有一次,培訓后她被一位老師拉住了,那位老師激動地說:“李老師,我感覺您的培訓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實在太有用了!”

遠東一小的科學教師行璐對此深有感觸,“李老師最愛到區內的學校聽課了,剛開始知道她要來聽課,大家還是很緊張的??墒菚r間長了,大家才發現李老師這是在為培訓收集素材呢。因此,李老師的培訓特別有針對性,對我們教學的提升很有幫助?!痹诶罾蠋煹膸头鱿?,行璐已經成為省級教學能手,并獲得2016年省級優課。

青年路小學科學教師何小明,是一位剛剛走上教育崗位的年輕人,一開始在語文、數學教學工作中,都沒有找到自己的感覺和落腳點。擔任科學課老師后,經過李老師的培訓、反復聽課和面對面的指導,教學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先后在蓮湖區、西安市展示自己的科學課。2016年,在陜西省中小學教學能手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一年何小明的科學課《觀察水》獲得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部級優課。

“在教師培訓中,要有想法,更要有做法!”“以點帶面”就是李老師最常用的做法。2006年,西安市蓮湖區開始進入“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全區共有五所小學加入課題實驗組。李老師主動與各校課題組的老師們一起學習、討論“做中學”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安排課題組教師上觀摩課,并及時給教師們提出指導性的意見,促使教師們不斷提高。經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課題組的老師們深入了解了“做中學”理念,并逐漸掌握了“做中學”的課堂教學方法,都能獨立而有創意地進行教學設計,科學課堂充滿了活力與激情。

課題組的老師們既是傳播新理念的種子,又是引導小學科學課走向探究之路的火把?,F在全區科學老師在李老師的帶領下,都能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分享教研成果。2009年,她所在的西安市蓮湖區,有近二十幾位科學教師獲得省級甚至國家級各種獎勵。就是這一年,在全國首屆新課程優秀課評選和全國蘇教版科學優秀課評選中,獲獎的老師達十四人。一行同去參會的代表感慨地說:“你一個人領回這么多獎,我們這么多區縣加起來也沒有你們區拿得多呀!”

李老師善于為區內的科學教師搭建成長進步的平臺。她經常讓優秀教師在全區教師培訓活動中上示范課,讓大家從別人成功的例子中找到方向和差距。同時,不斷培養更多的教師,有計劃地安排一些教師上研討課,李老師親自現場指導,并提出修改意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她不斷地發掘優秀的教師,鼓勵他們去參加各類賽教評優活動。

作為教研員,李老師有很多機會外出參加各種科學研討和培訓活動。每次她都想法設法把資料和先進的教育信息搜集回來,分類整理后,再按照蓮湖區科學教育的特點進行修改,形成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東西,在教師培訓中快速準確地傳遞給教師們?!耙虾每茖W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沒有好的理念支撐,所有的努力其實就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是不會有成果的。”李老師在培訓中,經常給教師們灌輸這樣的理念。她先后給老師們做了小學科學課標培訓、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小學科學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認識和使用小學科學實驗器材的培訓、探究式科學教育模式培訓、讓“做中學”在小學科學課上生根的培訓,首先從理念上解決科學教師的困惑。

在蓮湖區科學教師的各種集會或培訓現場,總有一個身影引人注意——新城區新知小學科學教師馬建奎。他不是蓮湖的,為什么經常出現在蓮湖呢?原來是這樣的,馬建奎老師參加新城區內的賽教評優活動,而李老師正好是這次活動的評委,馬建奎的《預測》一課,給李老師留下較深的印象,后來由李老師指導和推薦,李老師和馬建奎一起參加了陜西省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馬建奎自然成為了李老師的學生,就這樣他成了蓮湖區科學學科的常客,經常參加和參與科學學科教研活動。如今,馬建奎的科學課已經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科目之一,他也在各種科學賽教活動中屢獲佳績,多次跟隨李老師參加省教科院組織的“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將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傳送給廣大的農村科學教師。

近年來,李可老師多次承擔省級、市級科學教師培訓任務、參加“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她的弟子也開始突破蓮湖區的范圍,漸漸遍布整個陜西省?!坝腥藛枺耗敲麕焼??慚愧慚愧,我不是,但我有很多學生是名師。有人問:您是名人嗎?慚愧慚愧,我不是,但我有很多學生是名人。”李老師經常這樣說。然而,在很多科學教師心里她就是“玩轉科學的無冕之王”,是陜西省小學科學學科最璀璨奪目的“明師”(明星教師)。

傾情得傾心

當李可還是一名中學物理教師時,在學校里,她有很多的干兒子、干女兒。曾經有一個叫王海洋的學生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李老師為了保護他的自尊,悄悄地向學校遞交了申請,減免了他所有的資料費和補課費,并且經常給他帶一些生活和日常用品。在李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王海洋順利地完成了中學學業,考入了大學,如今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創客。

有一次,李老師受邀參加學生董小龍的婚禮。董小龍的父親激動地拉住李老師,“李老師,多虧了您啊,要不然我兒子估計就是個街頭小混混?。≈x謝!謝謝!”故事要追溯到十幾年前,董小龍因為父母鬧離婚而日漸消沉了起來,開始逃課、吸煙、酗酒、上網。李老師知道后,親自把喝得爛醉如泥的董小龍,接到自己家里住下來。她一邊在生活上給予董小龍無微不至的照顧,一邊循序漸進地進行開導。就這樣,一個星期過去了,董小龍對她說:“老師,我沒事了,要回去上課了。”在李老師的陪伴下,董小龍度過了這個艱難的時期,重新走回了校園。

“我在對待學生的問題時,從不會擺出一副權威的模樣,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上批評、懲戒他們。比如學生沉迷網絡,我就主動去網吧上網體驗學生的感受,然后再跟學生交談的時候就有了很多共同話題。比如那幾年流行周杰倫的歌曲,我就主動購買了磁帶。下次學生再哼唱的時候,我就能立刻說出歌曲的名字,學生們特別驚訝,逐漸也開始跟我聊聊追星的話題……”入心教育,使她在學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是學生們的貼心人,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慕名前來求助的學生和家長。

成為教研員后,與學生打交道的機會少了,李老師把這股子熱心勁兒用到幫助教師成長方面。在科學教師這個隊伍中,很多人都是“非專業的科學教師”,可能本來是教語文的、數學的、思品的、英語的……對科學課的理解和認識也就參差不齊,開展科學教學比較困難。為此,她主動給教師們解讀科學課的課程標準、教材設計、教學理念等,首先從理論上武裝科學教師的頭腦。李老師還經常深入蓮湖區的小學內聽評科學課,指導教師修改教案、打磨教學環節。遇到特別難操作的地方,她就親自給教師們上示范課。經過她的努力,蓮湖區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有影響力的科學教師。

“李老師就是這么熱心,所以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是遇到有關科學教學方面的問題,我們總愛說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找李老師去!”陜西師范大學大興新區小學科學教師王兆琦告訴我們。

即使在科學教學和教研中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績,李老師也沒有站在往日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目前科學教學的現狀讓她深感憂慮。正是因為明白科學教學問題的癥結,李老師對自己從不敢有一絲松懈。她不停地為科學課、科學教師們奔走呼號,她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帶領更多科學老師的專業成長,她要用自己的一腔熱情帶動更多的人愛上科學教學!

“在我眼里,教育不是一項工作,它是我的生活。我想:一個教師如果沒有苦過、累過、郁悶過、糾結過、孤獨過、委屈過、掙扎過,甚至絕望過、崩潰過,他就不會咂摸出幸福的真滋味。一個人只有讀懂了苦難和傷痛,才可能幸福和成熟!”李可這樣總結自己三十七年的教育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