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畢業學業考試的分析思考
作者: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中學 田亞歷
發布時間:2017-10-27 10:59:3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些年來,初三升學考試加入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實驗考核,這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提升了學校對實驗教學的管理水平,促進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教學全面實施和規范。
一、從統計結論中查找問題
下面是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2016年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實驗的抽查統計表(選100名學生)。
由以上幾種對比中可以看出三科實驗方面的差異和問題。1.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分數沒有拉開檔次。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實驗考試會流于形式。2.公立學校是老校,實驗場地和器材充足,教師配備到位,而民辦學校在這方面薄弱,所以公立學校學生得分要高一點。3.女生做實驗認真,動作穩,操作有序,步驟明晰,器材擺放整齊,女生得分比男生高。4.由于城區學校平時重視教師演示實驗,進行學生分組實驗,考前多次模擬實驗,城區考生實驗比鎮學校考生得分高。
二、物理、化學、生物動手能力測試,存在不足的地方
1.測評內容以考生動作為主,偏離思維的本質。由于操作測評沒有完整系統的評價標準,只能作筆試的補充,分值不大,考查的實驗一般選擇課本重點、操作不復雜、易成功、學生練習過的內容。大學校人數多,一個實驗室容納40個人,20分鐘換一次考場,學生只能慌張地表演一下,監考老師只能大致給分。從整個實驗的考查看,主要針對實驗的動手能力,實驗動手能力越強,實驗現象越明顯,測評成績就越高,這種測評帶有片面性,實驗測評重要的是考查實驗問題的探究、實驗思維的品質。
2.測評方法片面單一,違背實驗的多維性。動手能力的實驗,幾乎都是指定一個實驗,給定器材,按照教材上的實驗原理、方法按步驟完成,看到“該得”的實驗現象,得到已知的實驗規律,選擇測評既固化定勢,又片面單一,很難檢測學生的實驗能力。
3.測評過程呈現展示性,缺乏探究性。學生向測評教師展示完成實驗操作的過程,主要展示儀器使用、操作程序的正確性、展示實驗的結果等,監考老師則分實驗原理、儀器使用、操作步驟、現象幾個部分打分再得出總分,實驗雖然注重過程,但都不是探究性而是展示性。
4.測評重步驟輕方法,忽略實驗的靈活性。由于現在的操作測評實驗都來自課本,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當然無暇顧及實驗創新,還是照葫蘆畫瓢地把練習過的實驗重演一遍,考評過程中教師側重觀察學生實驗的步驟,以課本按部就班的步驟為標準,步驟對了就打滿分,步驟錯了則扣分。
5.測評以甄別選拔為目的,傾向實驗的測評發展和教育的功能。目前的實驗測評偏向性,究其原因是沒有端正測評目的,過多注重測評結果的甄別與排名,沒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實驗及相關的學習,缺乏對實驗結果和過程的反思。
三、對實驗考試的建議
陜西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說明中明確規定物理實驗能力:能獨立完成《課程標準》所列的20個實驗,能明確實驗的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能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能運用已學的物理知識、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處理其他問題,同時也考核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為了落實陜西省初中畢業考試說明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能力考核,促進教師實驗教學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和潛能。可以參考借鑒外地經驗,完善實驗考試的功能。根據地方條件,可以嘗試新的實驗測評方法,不能一項辦法既定不變,這樣不利于教學改革,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者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