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備課活動是校本研修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教師校內互相培訓的主要渠道,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教師共同研討、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成長。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本來應該是沒有形式、內容、時間和地點的任何限制。任何有關學生教材、教法的話題都可以作為集體備課活動的一個或其中一個內容。但是如果要高效,那么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就不是那么簡單、隨便的事了。為此,近兩年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開始,我們只統一安排了集體備課的時間,集體備課的內容由老師們自己確定,地點就選擇老師們的一間辦公室。結果可想而知:沒有領導參加,活動自然取消;即使有領導參加,大家你推我讓,不是沒人發言,就是個別人的即興演講,率性而為,因為無關痛癢,誰說什么誰也不在乎,更有的人忙著備課、批改作業,甚至嗑瓜子、剪指甲……

后來,我們在統一安排集體備課時間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了地點,統一了研討的內容。在指定的活動時間,大家統一到指定的會議室開展研討活動。這樣可以保證每一次集體備課活動的正常如期進行,也進一步提高了老師們參與活動的專心程度和儀式感。

研討的內容,最初確定為兩個:一個是種子課的研討,一個是教育教學中一些疑難雜癥的探索。所謂種子課,就是單元教學內容中,我們認為重要、典型、有代表性或有研討價值的一些教學內容,主要流程是:備課—討論導學案—專人執教—集體研討等。作為集體備課的一個內容,主要是完成第一和第二個環節,后面兩個環節只能在活動后進行,因為缺乏必要的監督,所以多數是有安排,無落實,這也就影響到了前兩個環節進行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既然備了課不上課,既然上課的不是我,那我備課認真和不認真又有什么區別呢?關于教育教學中的疑難雜癥,有的確實有一些妙招,通過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真還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多數也只能是說說而已,因此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興致勃勃,久而久之,也就覺得沒有什么意思了。這樣,集體備課活動還是感覺研而不實,為研而研,引不起多數老師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覺得耗時費力,得不償失。

我們在總結集體備課活動的經驗和教訓,集思廣益,進一步把集體備課活動的主要目標定位為熟悉教材,研究教法。具體的活動議程如下:

第一,回顧、總結前兩周教學活動中的得失、經驗與教訓(我校的備課組活動每兩周組織進行一次)。重點反思存在問題和需要后期彌補的地方。

第二,主要研討下兩周教學內容及教法。重點是說單元、說教材、說教法,關鍵抓手是導學案的設計思路和完善增刪。這是集體備課活動的重點和主要環節。 集體備課活動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時間要用在這個環節上。這一環節同時也包括了重點課、種子課的研討。主備人概括說明教學構想、課時劃分、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目的是協助全體組員熟悉、了解教學內容,闡述自己的教學思想。然后由主研人補充、完善。組員各抒己見,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互相培訓,互相學習,開展校本培訓。

第三,研討近期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難雜癥。

第四,下兩周教師教學活動(如公開課、賽課等)和學生活動(如學科競賽、技能比拼、手抄報展評等)的組織布置、活動辦法等的商議與安排。

第五,領導點評和對近期工作的要求、說明或布置。

以上是我們改進后設計的集體備課活動的五個主要環節和內容。但成功的關鍵不是這五個環節設計有多完善或有多巧妙,更重要的還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性工作:

一是領導對備課組長的知人善任和培訓指導。一個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活動成功與否、成效大小,與組長的組織、調控、領悟能力密不可分。

二是作為集體備課活動的組織者和主持人的備課組長,要在活動前提前謀劃,合理分工,做好準備工作:

1.提前若干時間把導學案印發給組員。

2.安排布置任務。要做到兩周內所有的重要教學任務都有人專門認真思考,所有的人都有思考、研究的任務,而又完成任務不是很多、很重,并且每一個內容至少有兩個人熟悉、研究。這樣在研討時,主備人說單元、說教材、說導學案設計思路、說教法,輔備人通過研究教材和導學案說自己的看法、觀點,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導學案,其他人則在主備人和輔備人陳述意見時,了解、熟悉教學內容,產生自己的思考,在陳述自己意見的同時,最終參與決策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分工協作,用思維碰撞思維,激發智慧的火花,最后達到集合眾人智慧的目的。

3.每個組員都要認真準備,積極參與。要花時間、花精力認真準備、認真研究、認真發言、認真聽講。在認真研究、思考的基礎上,暢所欲言,毫無保留地談出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觀點、看法,或者困惑、疑難,或者自己成功的經驗等。每個人的發言要接地氣,實實在在;要個性化,有獨創性和自己的思考;要口語化,如話家常。集體備課過程就是經驗、資源共享的過程。參與備課的每一個人都要充分地熟悉教材,研究教學方法,充分發表意見,分享點滴的經驗和好的做法。

組織一次成功、高效的集體備課活動,確屬不易。活動的成效與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付出的時間、心血和智慧多少成正比。集體備課活動的質量來自于參加集體備課活動每一個發言人的發言質量。集體備課活動打個比方,就是大家每人準備一個精美的拼盤,然后端到一起,大家共同分享、聚餐,會餐質量高低,在于大家各人端上來的大餐是否美味可口,所以準備這道菜需要每個人精挑細選、精工細作。這也是一部分不思進取的老師不愿參加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盡管有人對集體備課活動持有異議,但從多數備課組活動的效果和真正參與到活動中的教師反饋信息來看,我們的集體備課活動目前已經漸入佳境,漸趨成熟,逐步向良性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