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竇小勇)近年來,渭城區教育局以 “習慣+養成”為根本,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強化內涵挖掘,突出載體創新,豐富教育內容,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全區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顯著提升。

健全機制夯實德育基礎土壤。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化業務培訓,按照“每月一考核一通報、每季度一講評一排名、年底結果總考評”的考核要求,設立專項督查組,對基層學校進行常態化考核。基層學校也建立健全了以政教處、團隊組織、年級組及班主任等為主線的德育工作網絡,整個教育系統形成“區局統一領導、學校分頭落實、師生積極參與、多方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廣搭平臺開啟習慣養成之門。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在全區各中小學校全面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在道北小學、渭城中學和咸陽中學建成3所區級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在道北小學建成紅領巾氣象站、科普館;在道北中學建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座;在6個農村學區鎖定“一辦一宮”目標,實現鄉村少年宮全覆蓋。加大少年足球特色示范學校建設。道北中學、文匯路小學和咸陽中學等14所中小學校先后成功申報少年足球特色示范學校。

按照“整體規劃、注重內涵、一校一品、彰顯特色”的思路,全力打造高品位校園文化。目前,已經形成了咸陽中學的“厚德·問道·致知·九思”,道北中學的“文化育人·明德潤心”,道南學校的“悅讀點亮智慧人生”等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品牌。積極打造傳統文化載體,強化傳統文化熏陶,道北中學的毽球、道北小學的水鼓、風輪小學的太極拳、文林路小學的武術和八方小學的圍棋等已成規模。

創新載體點亮德智人生航標。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兩條育人主線,大力開展“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活動。開展經典誦讀、紅領巾法學院、少年交通警校等,引導學生從感性認知到親身體驗,逐步內化為終身受益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自覺。

評選“美德少年”“最美紅領巾”等,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本地優勢,向青少年免費開放趙夢桃事跡展覽館、吳運鐸事跡展覽館、西藏人權館、漢陽陵展覽館和區環境教育基地等。道南學校、正陽中學和楊家灣小學成為陜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首批會員單位,渭城中學、文匯路小學等其他學校也積極與文博單位結對子開展研學活動。

堅持把“四節一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有力推手,啟動核心價值觀和文明行為“十要十不要”教育活動,開展道德講堂教師、青年、紅領巾志愿服務等活動,成功舉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秦御茯茶杯”中華經典誦讀展演活動、全區首屆校園足球聯賽、“學憲法用憲法”演講大賽及“漢字規范書寫大賽”等大賽。充分挖掘節日文化內涵,在中小學生中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實踐教育,組織開展了清明祭英烈、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我們的節日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齊抓共管強化校園周邊治理。簽訂工作責任書,強化監管督查。投入資金40余萬元,實現了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周邊道路交通設施和標志標線全覆蓋;聯合公安、文體、衛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200米以內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網吧、成人用品店、歌舞廳等場所等進行重點整治,共查處違法違規經營網吧37家,歌舞娛樂場所26家,下發整改通知書書21份,全區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效果,長效監管機制得到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