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籃球專項教學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17-10-16 09:42:02
【摘 要】本文為驗證籃球專項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應用效果,選取16名參與籃球專項訓練的學生,采用對比試驗研究方法,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試驗組(8人)和對照組(8人)。在保證相同訓練負荷的前提下,對試驗組采取專項核心力量訓練,對照組采用常規訓練方法。經過16周的實驗周期后,對兩組訓練效果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試驗組在全場繞桿跑、仰臥起坐、三級跳等測試指標方面的成績都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從而驗證了核心力量訓練相對于傳統的力量訓練方法來講,效果更加明顯。
【關鍵詞】核心力量訓練 籃球專項教學 對比試驗 專項內容測試
在體能訓練中,核心力量通常作為重要的部分,主要從解剖學的角度對人體的部位進行劃分,從而區別于傳統四肢力量的一種人體穩定和平衡的能力。在籃球運動中,體能是決定比賽勝負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核心力量又是決定體能的重要因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一名籃球運動員來講,具備良好的核心力量,對提升籃球技能,更好地控制身體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但在競技籃球對抗性比賽中不難發現,很多運動員并不是技戰術差,而是體能相對落后。因此,改變傳統的體能訓練方法是提升我國籃球技戰術水平,保障籃球比賽勝利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高職院校籃球專項學生作為切入點,利用對比試驗法,就專項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索,從而找到適合高職院校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
研究資料
1.研究對象
選取陜西某職業院校籃球專項運動員16名,年齡18歲~21歲,身高1.80m~1.90m,體重75kg~80kg,根據隨機平均分組的原則,將上述的16名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實施核心力量訓練和常規力量訓練。實驗周期為16周,每周2次,每次45分鐘。訓練結束后,對比兩組的試驗效果。
2.試驗方法
在對試驗計劃進行設計中,如何選擇訓練內容和負荷強度是關鍵。因此,在對運動員訓練方案的制訂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在整體訓練內容分組方面,試驗組采取核心力量專項訓練+傳統力量方式訓練,而對照組單純采用傳統力量訓練的方式;第二,在整體訓練安排方面,將訓練周期16周分為三個階段:適應期、提高期和強化期。即按照籃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和籃球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在引入傳統力量訓練的同時引入平衡訓練等專項訓練內容,從而增加運動員的平衡性、穩定性,繼而提高肌肉的協調能力。在制訂運動量的訓練計劃時,應該遵循大運動量、低強度和有針對性的訓練原則,以靜力性為主,負荷時間短,訓練組數多。在實踐中,針對不同的運動隊員位置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進一步提升核心訓練對位置技術的影響。
3.評價指標
對上述試驗組的效果評價主要選擇連續折返跑、折線上籃、繞桿跑、半場對抗跳投、“T”字腳步靈敏測試、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等指標進行統計,并通過SPSS軟件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試驗結果
通過為期16周的試驗,分別對參與試驗的兩組結果進行統計,得到表1的統計結果。
表1 實驗前后測試結果統計
分析與建議
通過為期16周的訓練可以看出,試驗組在半場對抗投籃、投籃命中率、腳步靈敏測試、三級蛙跳等方面成績的提高比較顯著(P<0 .01);與傳統力量訓練相比,試驗組在繞桿跑、連續折返跑、仰臥起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由此可以說明,專項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運動員運動水平的提高具有較高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核心力量對提高籃球戰術具有支撐作用
在籃球競技比賽中,運動員通常為了獲取空間和時間方面的優勢,除了需要在復雜的形勢變化下做出各種復雜的技術動作之外,還必須與其他運動員進行強烈的身體對抗。因此,在訓練中保障運動員身體穩定性是訓練的重點,也是提升籃球水平的基礎。而提升穩定性的前提,則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強大的核心力量,并可以通過核心力量快速保持身體穩定。例如,籃球運動員在突破的過程中,會面對對方運動員的嚴防死守,若沒有核心力量保障自己身體的平衡,很容易在投籃的時候重心不穩,導致投籃命中率低下。因此,從運動學的角度來講,核心力量的訓練對身體起到協調的作用,當籃球運動員突破到籃筐下投籃的時候,保持了上下肢的協同工作,以此保障了投籃重心的穩定,提高了投籃命中率。本文通過對半場對抗跳投的個數統計,也證明了試驗組運動員在通過核心力量的訓練后(如設置的坐平衡球投籃項目),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運動員的穩定性,從而在半場對抗賽投籃中命中的個數也相對比對照組要多。因此,可以說核心力量是籃球技戰術提升的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支撐。
2.核心力量訓練對提升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在籃球運動技戰術中,通常會要求運動員具備較敏捷的反應能力,有助于運動員對不同的位置進行卡位,方便隊友之間配合傳球。在本次實驗研究中,通過核心力量的訓練發現,試驗組運動員在“T”字腳步靈敏測試方面的成績提升效果更加明顯(P<0 .01),而對照組在靈敏度方面的提升效果卻不顯著(p>0.05),說明核心力量訓練對提升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具有積極效果。而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導致運動員反應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軀干核心部位小肌群力量得到提升,核心區域對人體四肢能量輸出和控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讓運動員在橫向和側向的移動能力也提高,以此提高了運動員的速度和靈敏度。由此也說明,采用核心力量訓練+傳統力量訓練的方法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靈敏性。
3.核心力量對身體素質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在本文的實驗訓練技術中,加入了常規的力量訓練項目,如平躺臥推、臺階弓步跳等傳統力量訓練,同時結合核心力量的訓練。結果表明,運動員在三級蛙跳、仰臥起坐、繞桿跑的平均成績都有顯著提高,由此可以說明采用核心力量+傳統力量訓練的方法更容易提高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如在繞桿跑當中,試驗組得到的P值小于0.01,而對照組得到的值是小于0.05,實驗前后兩組都有顯著效果,但是試驗組的效果更明顯,說明引入核心力量訓練的效果更佳。主要原因是通過核心力量的訓練,增加了運動員身體的穩定性,可更快速地移動身體,改善運動調控能力。
結束語
通過上述的實驗可以證明,在籃球專項訓練中引入核心力量的訓練勢在必行,也是當前提升高職院校籃球水平的重要途徑。而高職院校只有不斷創新籃球核心訓練的方法,并在內容上進行更多的創新,才能更好地激發運動員的潛能。但是,本文在研究中對核心力量的訓練內容僅僅局限在平衡力的訓練,對身體協調能力的專項訓練還相對比較缺乏,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還需引入更多關于提升協調能力的訓練內容,這樣才可更好地充實本實驗研究結果,提高實驗研究的客觀性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屈常軍:《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影響》,《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年第2期,第122-124頁。
[2]凌占一:《核心力量訓練在呼倫貝爾學院籃球訓練中應用的研究》,《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第10期,第87-88頁。
[3]葉志文:《淺談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運動的影響》,《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第10期,第20-21頁。
[4]韓莎莎:《核心力量訓練對跳起投籃技術的影響分析——以高校籃球專項同學為例》,《當代體育科技》2014年第4期,第32-3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