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要求貫穿始終。咸陽市教育局把“理政策、清底子、明任務、強措施、抓落實”15字作為標準要求。理政策方面:梳理出4大類32條,制作了光盤,印制了宣傳冊,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解答,讓全系統都做政策的解讀者、傳播者、落實者。清底子方面:通過地毯式排查,清單式記錄,銷號式整改,跟蹤式落實,確保脫貧數字準確可靠,脫貧成效經得起檢驗。明任務方面:理出了6個方面20項具體任務,量化指標,細化任務,對標管理。強措施方面:該局制定了教育脫貧“1+10”工作方案,1個主體方案,10項配套舉措,形成了工作合力。抓落實方面:采取嚴督細考、激勵問責、多方借力等一系列措施,確保教育脫貧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對照問題整改清單,主動認領,舉一反三,認真自查,全面整改。在思想認識方面,解決了站位不高的問題,形成了“教育脫貧是當前全市教育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是追趕超越的底線要求,是補齊區域教育發展短板的應有之義,是職責所系使命所在”的共識。在工作機制方面,解決了結合不夠、合力不足、統攬不強的問題,形成了定標-督辦-點評-考核-問責等痕跡管理制度。在工作措施方面,解決了單打一、不系統的問題,形成了教育脫貧“1+10”工作方案。在自查整改方面,全市教育系統開展了教育脫貧政策再宣傳、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再夯實、大學生生源地貸款再排查等系列整改工作。

督查暗訪貫穿始終。成立7個督查組,采取縣級領導包片、科室包縣的捆綁責任制,定期不定期地對13個縣市區教育脫貧工作進行暗訪督查,重點是省委、省政府考核教育脫貧成效的兩項硬指標: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和學生精準資助工作。一季度,全市義務教育段小學輟學率為0.002%、初中輟學率為0.32%;二季度,全市義務教育段小學無輟學,初中輟學率0.23%,建檔立卡家庭無輟學。上半年,全市累計發放資助資金6142.9萬元,資助學生99602人,其中,建檔立卡學生25264人,實現了“建檔立卡戶無輟學、資助政策全覆蓋”兩項硬任務。市政府分管領導帶領教育健康工作組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先后到武功縣長寧鎮、禮泉縣叱干鎮、旬邑縣土橋鎮進村入戶,仔細了解教育扶貧政策知曉率和落實情況,并分片召開座談會,針對基層問題提出指導意見。

狠抓落實貫穿始終。一是強力推進縣級資金配套。2017年5月8日和6月2日,該市市政府先后召開全市教育健康脫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市教育健康脫貧工作推進會議,對縣級落實資助配套資金提出整改時限,對未配套到位的市縣(區)進行了通報,并專門發了督辦通知,到6月10前各市縣(區)資助資金已全部配套到位。二是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工作。6月23日,在長武縣召開全市教育脫貧工作現場推進會,學習觀摩了長武縣控輟保學、精準資助、職業技能培訓等好的做法,交流基層工作舉措,對教育脫貧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省教育廳總會計師、省教育脫貧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寶平到會指導并作重要講話。三是開展“萬名教師大家訪”活動。7月初,該局以“密切家校聯系,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全市近7萬名教師開展大家訪,做到“五進”:教育脫貧政策宣傳進家庭,學生教育指導進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輔導進家庭,教師個性化關愛進家庭,暑期學生安全教育提醒進家庭;教師、學生、家長“三對面”,實現全市78萬名中小學生家訪全覆蓋。對此,省教育廳轉發了該市大家訪這一做法,并在全省進行推廣。四是發揮教育部門幫扶優勢。在做好長武縣丁家鎮直古村37戶貧困戶精準幫扶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該村幸福院改造、水塔修筑、路燈亮化等問題,同時,發揮教育部門優勢,立足直古村,放眼丁家鎮,輻射長武縣,采取學校結對幫扶、各方面工作重點支持等措施,促進長武等四個國定貧困縣的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