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項制度”,精準施策精準幫教。一是實施貧困家庭學生入學報告制度,二是實施結對幫扶制度,三是實施貧困學生成長報告制度,在讀學校每學期對貧困學生學習、生活等情況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促進貧困學生健康成長。四是實施貧困生家訪制度,每學年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至少2次家訪活動。五是實施貧困生鞏固率升學率實名考核制度,對全市各學校貧困生鞏固率、升學率等指標進行實名考核,對優秀學校的校長和結對幫扶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對不合格學校的校長和結對幫扶教師進行問責。

建立“五項機制”,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市教育局為了全面推進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建立“五項工作機制”,助力攻堅教育脫貧。一是建立定期議事機制。市教育局建立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召開工作議事會議至少一次,重點研究解決存在問題與困難,提高質量與和效能。二是建立包聯負責機制。市直教育系統實行“一縣一校一生”包聯負責機制,縣級實行“一校一生”包聯負責機制,學校實行“一師一生”包聯負責機制,做到包聯負責到縣、到校、到生。三是建立明察暗訪督查機制。市教育局成立教育脫貧攻堅督查機制,實施長期駐縣督查,定期不定期深入縣、校、戶進行明察暗訪,每季度通報一次工作進度,做到脫貧任務不完成、督查人員不撤離,保持督查暗訪常態化。四是建立政策宣傳信息報道機制。市教育局成立教育扶貧脫貧政策宣傳組,研究政策、解讀政策、宣傳政策、促進政策落實,開展教育扶貧政策進學校、進鄉鎮、進農戶“三進”活動,提高師生家長政策知曉率。成立教育扶貧脫貧信息報道組,報道教育脫貧信息和工作動態,建立信息報道月考評制度,每月進行一次情況通報。五是建立考核考評機制。市教育局制定教育脫貧考核辦法,實行月通報、季點評、年總結,實行表彰獎勵與問責。

出臺“十項優惠政策”,補齊政策扶貧短板。市教育局在全面落實中省學生資助政策的基礎上,針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又出臺了10項優惠政策,確保貧困學生不失學無輟學全覆蓋。一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園幼兒優先享受貧困幼兒生活費補助;二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在校學生優先享受貧困家庭學生生活費補助;中考降低10分錄取到普通高中或職業高中;三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高中學生優先享受特困生助學金標準;四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優先享受貧困生助學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高職學生除享受國家資助政策外,每人再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五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學生優先享受助學貸款政策;六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在中小學校住宿學校免收住宿費;七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包聯幫扶做到扶智、扶能、扶困全覆蓋;八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實現無失學、無輟學,免費上學、補助幫學;九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未進入高中階段教育在就業前全部實行免費技能培訓;十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100%。

啟動“十項幫扶措施”,破解教育脫貧難題。市教育局重新制定了“渭南市教育結對幫扶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教育大協作、學校大幫扶、師生大幫助”的工作思路和“城鄉共建、以強帶弱、資源共享、密切合作、共同發展”的幫扶原則,實施定向、定時、定點聯絡幫扶和市包縣、縣包校、校包生包聯幫扶,采取“領導包聯幫扶、學校對口幫扶、教師結對幫扶、政策傾斜幫扶、教育質量幫扶、項目建設幫扶、培養培訓幫扶、貧困資助幫扶、營養改善幫扶、黨建帶動幫扶”十個幫扶措施,全方位助推教育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