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增強今后幼兒園體育師資力量,促進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自身競爭力有重要意義。文章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學前教育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為高職院校同類研究提供相關依據。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體育實踐能力 調查與分析

課題來源:本文是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教學的實效性研究——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的階段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GH13578)。

學前體育是學前兒童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適合學前兒童的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和幼兒健康的有效因素和積極手段。目前,幼兒園的學前體育教育活動相比其他活動開展得比較薄弱,這跟幼兒園師資、場地設施,以及整個幼兒園發展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生的體育實踐能力進行了調查,通過走訪實習帶隊教師和幼兒園教師,對學生體育實踐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并結合幼兒健康活動教學法的相關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優化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以便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結合技能學習進行相關能力培養,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高。

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的對象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2012級學前教育專業的180名學生。

2.研究的方法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在2012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1個月后回校的1周內,隨機對其中1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走訪了幼兒園教師和學生實習帶隊教師,了解學生實習表現及其他相關情況,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整理收集的各類數據,結合目前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比較分析,查找影響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因素,希望能積累經驗,優化以后的教學。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整體表現

能否獨立組織好體育活動是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有力表現。在對實習生體育綜合能力的調查中發現,有57%的學生認為自己能獨立組織體育活動,還有43%的學生覺得沒信心或不能獨立完成(見表1),這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但也有很多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急需提高。

表1 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綜合表現

從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調查中(見表2)可以看出,學生在動作示范能力、領操做操能力、口令指揮能力、備課能力等方面表現較好,所占比例分別是59.6%、48.2%、46.5%和45.6%,而在課堂組織能力、語言講解能力、游戲實踐能力及安全保健知識等四個方面表現相對較差,表現不足的比例分別達到了72.2%、69.9%、61.6%和65%。

表2 客觀評價自己體育實踐能力的表現情況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2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優勢表現在備課、動作示范、口令等單一技能方面,而在課堂組織、游戲實踐等對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技能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學生各方面知識積累較好,對幼兒各年齡階段身體發展特點有較好的認知,加上熟悉體育活動組織過程,所以在備課方面表現不錯;二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習扎實,在動作示范和領操做操等方面表現突出;三是日常體育課教學中缺少幼兒體育活動器材和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練習,使學生在組織幼兒實踐活動中表現較差;四是沒有明確的專業體育課程安排,教學課時少,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缺乏,導致學生體育保健知識欠缺。

2.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狀況

掌握一定的技術動作和理論知識是開展體育活動的基礎。調查統計顯示(見表3),學生在幼兒體操、隊列隊形、幼兒體育游戲和田徑等項目方面掌握較好,而在體育理論知識、球類、武術、游泳項目的掌握上存在嚴重不足。

表3 客觀評價自己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

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現狀與日常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習和鍛煉密不可分。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并沒有設置專業體育課程,目前對學生進行的幼兒體育方面的教學是一個教學探索,教學課時穿插在兩個學期的公共體育課程中,教學課時有限,內容主要涉及幼兒體操和幼兒游戲方面,其他方面很少,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更少。另外,學生課外活動時參與體育鍛煉的很少,這和女生怕吃苦、沒有養成健身習慣及不重視體育課程有很大關系。

3.學生對自己的期望

在對學生的調查中,設置了一個沒有選項的問題“你對自己體育實踐能力的一個期望”,學生的回答真實、有趣,內容涉及很多方面(見表4)。

表4 學生對自己體育實踐能力的期望

其中,想“獨立成功地組織體育課”的期望最高,百分比達到了36.4%;其次,希望自己能“提高課堂組織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的比例分別是24.7%、14.3%和10.4%;另外,有少數學生希望提高控制課堂的能力、希望提高備課和創編游戲的能力、希望口令有創意,還有少數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

在逐一查看學生的調查表后發現,有7個學生描述他們組織的體育活動課堂“場面火爆”“場面混亂”“無從下手”,其實表4中排序的前5項,共計89.7%的比例也都涉及課堂組織能力,看來這是影響學生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最大問題。

課堂組織能力是學生實力的綜合體現。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中,不僅要有扎實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掌握幼兒教學法,還要熟知幼兒神經、心理、身體等各種特點,在動態活動中根據現狀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開展活動。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體育課課時少,學生內容學習不夠扎實,實踐機會有限,很難將各種知識靈活運用,這是學生在實習中出現課堂組織欠佳的主要因素。

4.學生對學校的期望

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對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比較滿意,如學生認為,“體育課專業性強,幼兒游戲、體操的教學內容較好,口令練習實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豐富,場地好、教法好”等,但也存在“課時少,器材少,幼兒游戲不夠豐富”等問題,同時,學生也對今后的體育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總結如下(見表5)。

結論和建議

1.結論

(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優勢表現在備課、動作示范、領操做操、口令等單一技能方面,而在課堂組織、游戲實踐等對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技能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學生在幼兒體操、隊列隊形方面掌握較好,對幼兒體育游戲和田徑項目的掌握顯然不足,對體育理論知識、球類、武術等項目的掌握明顯較差。

(3)學生各種實踐能力不足產生的原因不同,但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主要是缺乏專業體育課程的相關學習,教學課時少、實踐機會少,學生對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材不熟悉,組織方法不得當,語言不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等因素造成的。

2.建議

(1)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的設計。教師應把國家對幼兒發展的相關要求和目前幼兒園開展較好的活動內容作為選編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的基本出發點,課堂上各項運動技能的學習與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相結合,使學生體育鍛煉與技能提升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為學生職業發展服務的目的。

(2)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教師應及時學習幼兒健康活動的前沿思想,了解幼兒健康活動的教材,多與幼兒園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交流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參與備課、說課、上課、評課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實踐能力。

(3)改革考試模式,完善評價體系。增加理論考核方式,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制定出能全面反映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綜合評估指標,把實踐考核貫穿于體育教學過程中。

(4)加強見習和實習后環節的學習。學生在見習、實習后對自己的體育綜合能力有了一個新的、客觀的認識,此時要及時總結經驗,加強不足環節的再學習,提高學生體育實踐能力。

(5)通過各種渠道,提高社會、學校、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設置專業體育課程,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幼兒體育器材,優化學生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劉馨:《學前兒童體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