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象與氣候景觀是陜西著名特種旅游之一。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旅游資源速變性與多變性的特點,決定了在觀光旅游中大多數旅游者都欣賞不到它的神秘性。但天象與氣候景觀這種神秘性也不是不可捉摸的,從長期的旅游經驗中,文章歸納了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的最佳觀賞時間,并提出了避暑度假游、沙漠探險游、科普旅游、攝影愛好者旅游等線路開發策略。

關鍵詞】特種旅游 天象與氣候景觀 旅游價值 市場需求 開發策略

前 言

特種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規旅游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游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動產品,通常被稱為“特色旅游”“專題旅游”或“專項旅游”。特種旅游是一種小眾旅游,目前整個中國的特種旅游還處于初期階段,中國人口基數很大,發展前景應該是很好的[1]。天象是古代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現代通常指發生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現象。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多年的天氣和大氣活動的綜合狀況。天象與氣候旅游資源的多變性、立體性、速變性、差異性、節律性、遞次性的特點迎合了旅游者的獵奇和求異心理,激發了他們的旅游動機。所以開發好天象與氣候景觀,對一個地方旅游發展的意義重大,本文主要研究陜西特種旅游之天象與氣候景觀旅游資源。表1是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統計[2]。

陜西特種旅游之天象與氣候景觀概況

表1 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統計

太白積雪被譽為陜西關中八景之一。《水經注》記載:“太白山南連武功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意思是因為太白山頂峰海拔高達3767米,氣候寒冷,即使三伏盛夏仍有皚皚白雪,令人稱奇。臨潼華清宮驪山林木蒼郁,每當夕陽西下,陽光照耀山巒,青山恰似涂抹了一層橙紅色,顯得格外妖嬈。所謂:“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太平森林公園的彩虹瀑布是水流順巨石噴濺而下,四散的水花由于陽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一道道彩虹。天晴之時,從潭中會升起一道道五彩繽紛的長虹,燦爛奪目,映得四周如仙境一般。草堂煙霧是由地熱引起的。秋冬的早晨,由井中升騰出來的熱氣,與周圍山嵐水氣以及草堂寺上空繚繞的香煙混為一體,形成了草堂煙霧的美景。華山的第二高峰東峰,因其方位居東而得名,海拔2090米,因為是觀日出的最佳位置所以又名“朝陽峰”。灞河橫陳長安東隅,為東西交通必經之地,宋程大昌《雍錄》說:“此地最為長安沖要,凡自西東兩方面出入隴、潼兩關者,路必由之。”秦末,秦王子嬰在此迎降于劉邦,漢代曾于此設亭稽查行人,唐代在此設驛站,親友出行多于此送別,故有“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送行人”的詩句。春日柳絮紛飛如雪,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的旅游價值

天象與氣候是形成旅游資源的重要條件,同時天象與氣候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歸納起來,天象與氣候資源的旅游價值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造景價值

價值分析:旅游的重要動機是獵奇和求異。天象、氣候風景雖然多為非實體的景象,但它們又的確有可見的形象,地域差異性正好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和求異心理,人們都希望去看一看未曾經歷的世界。

典型案例:陜西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秦嶺主峰的太白山,因其3767米的海拔高度所特有的垂直氣候帶形成極端與特殊的氣候。太白積雪的奇妙自然現象,對旅游者來說充滿新鮮感和神秘意義。

2.襯景價值

價值分析:天象、氣候景象與地貌、水色以及人文景觀形成有機結合,它們相互烘托和映襯,使整體景觀富有層次感,更加多姿多彩。在很多情況下,天象、氣候旅游資源是與其他旅游資源組合開發的,在特定天象、氣候資源的襯托下,使主體旅游資源的價值得到提升。因此,天象、氣候旅游資源往往成為輔助性的背景旅游資源。

典型案例:太白積雪、驪山晚照、彩虹瀑布這些景觀,都是在雪、晚霞、彩虹等天象、氣候資源的襯托下,使得太白山、驪山、太平森林公園的旅游資源價值得到提升。

3.康樂價值

價值分析:所謂康樂,是指人們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感覺很舒服。當氣溫在16~28攝氏度之間,相對濕度為30%~70%時,人們會感到最舒適,可以開展療養和度假旅游。避暑型氣候是指夏季溫涼舒適,人們無需借助任何避暑措施,感覺剛好適宜且無需調節的氣候條件[3]。而高度對氣溫的影響是從山麓到山頂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逐漸降低,通常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山地的降水量通常比鄰近的平地多,山地通常涼爽而濕潤,適合納涼避暑。所以,陜西比較適合開發山地高原型避暑氣候地。

典型案例:陜西境內的秦嶺是秦嶺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一般海拔在1500~30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

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的旅游市場需求分析

1.適應自助旅游大趨勢的需要

20 世紀 80年代之后,特種旅游才進一步以“自助旅游”的形式走入大眾[4]。自助旅游是旅游者自主選擇旅游目的地、設計路線,并安排旅途中的一切事項,是注重個性化和參與性的旅游[5]。隨著社會發展,旅游者自由支配的時間更長,旅游地服務水平的提高,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出游者旅游經驗的豐富,自助旅游的逐漸成長,或許可以取代傳統出游方式的主流[6]。打開西安康輝、西安春秋、西安國旅這些旅行社官方網站,西安本地游路線是以觀光游為主的常規路線。華山東峰日出、驪山晚照這些天象與氣候景觀基本上在觀光旅游里無法實現。比如“華山一日游”路線,大都是早上7點出發,而在東峰看日出得在早上5點多就到達山頂。華清池的游覽時間在觀光旅游中一般被放到早上,觀光時間為70~90分鐘,所以驪山晚照的美景觀光游客也欣賞不到。而在自助旅游中,游客因為可以自主安排參觀時間,就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天象與氣候景觀。

2.提高旅游景區經濟效益的需要(觀光游→特種旅游)

陜西天象與氣候旅游資源所在景區的星級較高,值得在發展觀光游的基礎上繼續深化,使游客在觀光旅游后愿意再來到景區進行特種旅游,提高旅游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達到提高旅游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華山風景名勝區(東峰日出)、華清宮景區(驪山晚照)、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太白積雪)屬于陜西5A景區,太平國家森林公園(彩虹瀑布)屬于陜西4A景區,草堂寺(草堂煙霧)、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灞柳風雪)屬于陜西3A景區。因為天象與氣候景觀可能會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要把握好最佳時機和觀賞點。比如,驪山晚照就是陽光穿過云霧射出的色彩繽紛的光芒。當日落西山時,近地平線處的紅光照射云層,使驪山群峰披上了多彩的霞光。西安草堂寺觀賞草堂煙霧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年11月到3月間。灞橋風雪最適合觀賞的季節在春天。這些景觀的時限性限定了旅游者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到特定的目的地觀賞和游覽特定的對象和內容。所以,發展特種旅游可以提高旅游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開發策略

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奇”的原則,針對陜西天象與氣候旅游景觀的開發,筆者建議開發以下旅游模式。

1.避暑度假游

選擇模式的基礎和依據:天象與氣候旅游資源開發的度假旅游產品主要有避寒、避暑修養型度假旅游和氣候宜人地區的度假旅游。陜西的度假旅游主要是避暑修養型。筆者認為應主要以太白山森林公園(太白積雪六月天)、金絲大峽谷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98%)、太平森林公園(盛夏最熱時氣溫也僅有29℃)、朱雀森林公園(夏季最高溫度27℃)、少華山森林公園(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22.5℃)為主。

開發措施:從6月份到9月份,以西安、咸陽、漢中等城市游客為主,開發周末避暑度假旅游。

2.沙漠探險游

選擇模式的基礎和依據:天象與氣候景觀旅游資源因具有多變性和速變性,適合開展探險或體驗特殊氣候的特種旅游,如旱區的沙漠探險活動。陜西的毛烏素沙漠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位于陜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周邊主要景點有統萬城。統萬城是1600年前大夏的都城,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具有異域風采和神秘性。

開發措施:以青年游客為對象,探尋匈奴族文化,探尋古代大夏歷史,欣賞異域風采,沙漠探險游。

3.科普旅游

選擇模式的基礎和依據:天象與氣候旅游資源適合的科普旅游產品有天文觀測點及其觀測設施。“北京時間”發布于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它的地點就在臨潼驪山腳下。大地原點,亦稱大地基準點,是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確定在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

開發措施:將科普旅游融入精品線路中,陜西常規旅游線路東線景點有兵馬俑、華清宮、華山。北線景點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中國大地原點在去往黃帝陵的途中。旅行社應重視科普旅游,在精品旅游中給游客多宣傳。

4.攝影愛好者旅游

選擇模式的基礎和依據:華山東峰日出最佳觀賞時間是早晨4︰30~5︰30,驪山晚照最佳觀賞時間是夏秋之交,草堂煙霧的最佳觀賞時間是秋冬早晨,太白積雪的最佳觀賞時間是六月,彩虹瀑布的最佳觀賞時間是夏秋早晨,灞柳風雪的最佳觀賞時間是四月中旬。

開發措施:掌握氣象風景出現的區位條件,有效地預測氣候和天氣狀況,聯系攝影愛好者定時、定點進行有效觀賞,力爭使攝影愛好者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同時在攝影點建立交通、食宿以及專業指導等相關的一體化服務系統。

結 論

瞬息萬變、變化無窮是天象與氣候景觀的重要特點,而獵奇和求異是旅游的重要動機,所以天象與氣候景觀旅游資源的開發是旅游者的需求。本文總結了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資源的特點,提出了針對陜西天象與氣候景觀開發的具體措施,希望能為旅游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參考,同時也希望為更多的游客提供更有價值的旅游景觀。

參考文獻:

[1]劉思敏:《特種旅游:少數人的玩物》,《中國旅游報》,2013年6月14日,第9版。

[2]王德剛、王蔚:《旅游資源學教程》,學位論文,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42期。

[3]陳慧:《中國避暑型氣候的地域類型及時空分布特征》,《地理科學進展》2015年第2期,第175頁。

[4]廖薇:《都安瑤族自治縣特種旅游開發初探》,《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第113頁。

[5]李玲:《影響自助旅游者心理因素的調查分析》,《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11期,第130頁。

[6]張珍:《淺析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水平》,《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12頁,第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