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教育”的基本含義有兩點:一是從教育的根本任務來看,“好人教育”的立足點是把學生培養為“好人”;二是從教育的過程來看,“好人教育”的“措施群”要有利于把學生培養為“好人”。

理解何謂“好人”,理解怎樣“教育”出好人,我認為應當把人的本質作為考察的邏輯起點。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人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相統一的存在物,但其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人的社會關系具體內容十分豐富,基本的則是人們之間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文化關系。各種具體的社會關系形態,如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朋友關系、個人與社會關系,等等。無不包含著、深藏著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關系的內容。所謂“好人”,就是指一個人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正確處理社會關系,其言行有利于社會進步。惠安中學提出的“好孩子”“好學生”“好公民”“好棟梁”,就是在血緣關系形態中、在業緣關系形態中、在個人與社會關系形態中、在個人與國家關系形態中,正確處理了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關系的“好人”。因而,“好人教育”是從人的本質屬性入手的教育,是在人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進行正面導向的教育。

人的成長一方面是自然屬性的成熟過程(這種成熟也是在社會關系中實現的),另一方面則是其本質屬性,即社會關系不斷展開與豐富的過程,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人之所以成為人,乃是他生活于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中,逐步社會化的結果。人的社會化進程,在“胎兒”階段就已經開始了。嬰幼兒與父母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文化關系十分緊密,父母是嬰幼兒在社會化過程起始階段的引領者和監護人。之后,一個人上學,就業工作,成婚育后,直到離世,時時都處于各種具體的社會關系交織之中,處于社會關系總和網絡中的一個節點之上,處于一定的社會境遇之中,是社會生活中的某個角色,擔當著相應的社會責任。他所進行的活動總是與周圍的人發生具體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關系,他在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就展現了自己的價值,享受了自己創造的勞動成果。總之,人的一生是社會化的一生。毫無疑問,“好人教育”是人在上學時期所受到的正向的社會化教育形態,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奠基性作用,會深深地影響人一生在社會關系中的走向。

社會化的人以社會樣式來生存,來發展,其狀態歸納而言就是適應社會生活、參與社會生活、改變社會生活、為社會發展貢獻新的因素。一個人在社會關系中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好”“活得高尚”,那就必須做到:第一,要掌握日常生活技能,要具備一定的學習和工作技能,并通過交換勞動這種社會關系獲得生活資料。第二,要認真學習法律的、道德的、科學的各種社會規范,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社會生活,按照各種規范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職業勞動。第三,要自覺追求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強社會責任感,以創新精神和能力積極推動社會發展。第四,要自覺學習吸納人類優秀思想文化,追求和創造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應當說,具有這種社會生活樣式的人,就不再是為“活著”而“活著”的人,而是在“活著”的過程中追求“活得好”的“好人”,乃至是“高尚的人”。

人的這些社會化要求,“好人”的這些品質,只能在社會生活中通過接受教育,經過學習歷練來形成。廣泛的社會生活態勢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的“大環境”,它對一個人社會化之走向及程度的影響至關重大。社會化過程的“小環境”,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學校和“單位”(工作組織,工作群體)。學校教育在培育學生社會化、豐富學生的社會關系、學做“好人”的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學校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教育學生要做個“好人”,就是促進學生初步社會化,為以后的社會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校教育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基礎性與先導性作用。學生處于人生社會化的起始階段,他們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耳聞目睹各種社會關系,體驗社會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體驗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尤其是重點地深刻體驗著人類社會積淀下來的優秀思想文化關系,極大地獲得自身的精神成長和身體成長。學校進行的“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這些社會化的基本教育,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推動社會、成為社會上的“好人”奠定了良好的先導性基礎,會使他們“終生受益”。第二,全面性作用。學生在學校這一社會化的基礎階段,“見習”“實習”“參與”的社會關系越是全面,越是豐富,越是牢靠,就會在未來社會分工的崗位上越有成就。學生要接受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的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要接受包括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哲學素養、審美素養在內的學習;學生要學習各類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理論和初步的專業技能;學生要培養思維能力,鍛煉實踐能力;學生要逐步體驗創新思維,并有所創新,等等。學校進行的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為學生以后的社會化提供了基礎性的“全方位”有利條件。第三,系統性作用。學校進行的是系統的社會化教育。學生個體在學校學習的認識過程,是人類認識史的濃縮。正如恩格斯所說,“歷史從哪里開始,思維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國家按照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認識論要求,制定了系統的教育計劃,使學校教育把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事物、最優秀的文化遺產,按部就班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校教育的內容是人類各種“真善美”智慧的濃縮,一天天、一周周、一期期地在學生面前逐步地打開,只要教者盡心、學者用心,人類社會關系的方方面面,學生都可以系統地習得。總之,學校在學生社會化過程中所起的極其特殊的基礎先導性、全面系統性的作用,為學生在社會化道路上前進鋪就了陽光之路,為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活著”“活得好”“活得高尚”奠定了素質基礎。正因為如此,社會學理論才認為“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也因為如此,我們有充分理由肯定“學校是培養青少年成為‘好人’的極其重要的場所”。因此,惠安中學進行的“好人教育”,抓住了人的本質屬性,緊緊圍繞處理社會關系的正向引導,提出“成己為人”“臻于至善”的目標,是立足于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活得好”“活得高尚”,使學生按規范逐步成長,最終成為“好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