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橙色日]今天你橙色了嗎?聯合國發起的“聯合起來制止侵害婦女的暴力行為”運動宣布每月25日都是橙色日,歡迎大家穿戴帶有橙色衣物飾品,以此來支持在世界范圍內防止和消除對婦女和女孩暴力行為的努力。今天,讓我們穿上橙色衣服,向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說不!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反對針對兒童的暴力,我們在行動!全國婦聯權益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開展多部門合作的“三級預防”社區兒童保護試點項目,對家庭暴力進行事前宣傳預防,事中發現報告,事后干預救助。

@ 人民日報:【韓國教授調查中國90后發表演講:他們是中國最可怕的一代人】韓國教授研究發現,90后自由奔放,總是站在科技前沿。相比美日韓,中國年輕人對自己未來持樂觀態度比例最高。中國90后逐漸升高的創業渴望、對實現夢想的追求,將使他們成為未來最“可怕”的一代中國人。

@ 央視新聞:#微感動#【代課老師為苗寨娃扎根深山40年】“華山小學可以沒有校長,但不能沒有楊紹書。” 貴州黔西縣華山小學校長說,學校53名學生中有22個苗寨娃,老師中卻只有楊紹書懂苗語,能輔導孩子轉換語言。因為他的堅持,自1977年起,幾座苗寨的適齡兒童沒有一個在小學階段輟學。點贊致敬!

@ 光明網評論員文章:【光明網評:誰來阻止“虐打孩子”】“打孩子”雖然有傳統,但即使在古代,過度地“虐打孩子”也依舊有違人倫,于理不容。中國古代有“身體發膚,受諸父母,不敢毀傷”的觀念,即便是父母也沒有權力毀傷孩子的身體。

@ 新華網:【露出假肢的短裙女大學生 接受自己才會更快樂】謝仁慈是西南政法大學的一個女生,4歲那年因車禍失去右腿,十幾年時光里,她從沒穿過短裙。但是在20歲生日前的某一天,她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露出假肢來又怎么樣呢?”

@ 環球時報:【93歲數學教授講詩詞:只要你們愿意聽,我就會一直講!】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93歲退休教授潘鼎坤,出于對古詩詞的熱愛和對古典詩詞前途的擔憂,回校舉辦傳統詩詞講座?,F場同學說,將近兩個小時的講座,老教授中間沒有休息,連水都沒喝,他說“只要你們愿意聽,我就會一直講!”

@ 四川教育: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么樣的意義而已?!终Z堂

@ 新浪教育:【教育部與各省區市簽訂2017年高考安全責任書】教育部與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簽訂了高考安全責任書。要求“各地要繼續深入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做到招生信息‘十公開’,不得出臺含有違規‘點招’錄取和降低標準違規錄取考生的地方政策,加強考生資格審核,規范高校特殊類型招生,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p>

@ 王人平:人機大戰首局落定,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戰勝了李世石。給我的啟示是:隨著大數據、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等的發展,信息獲取、存儲和應用都越發容易,如果我們的教育還是停留在讓孩子如何死記硬背標準答案應付考試上,那注定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今后這些孩子不要說成就自我,甚至連生存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