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既是全球經(jīng)濟時代,也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更是知識創(chuàng)新和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每一個勞動者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體力,或者僅僅依靠既有知識的獲取和生存技能的掌握,既無法成就有價值的時代,也無法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有價值的人生須從有價值的閱讀開始,唯有價值閱讀才能鑄就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信仰,才能造就生命的燦爛輝煌。

“價值閱讀”是什么?價值閱讀就是能夠提升人的品位和價值的有目標、有指導、有跟進、有檢測、有交流的經(jīng)典閱讀。所以,價值閱讀首先要明確閱讀對象,對象應該是古今中外的文學經(jīng)典和文化經(jīng)典。其次要明確閱讀目標,目標是汲取思想,滋養(yǎng)生命,從經(jīng)典中把握于國于家于生命有價值的內(nèi)容、情感和思想,于自身成長有價值的文化、藝術和智慧。再次就是要明確經(jīng)典閱讀的過程是需要跟進和指導的。中學生閱讀經(jīng)典如果離開了教師的跟進和指導,就如同一群小雞來到米山珍海一樣不知何處下喙。所以,跟進、指導、檢測,是保證價值閱讀有效性的必經(jīng)之路。

對于正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的中小學生來說,價值閱讀是他們生命的導引,是靈魂塑造的重中之重。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顆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國家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努力,更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成長。一個社會的價值觀,一個人的價值觀就如同星辰大海里指路的燈塔,指導著人們前進的方向。中學階段就青少年身心成長而言就是點亮心燈的季節(jié),就是心靈上色的時期。心燈點得明亮了,就可以照亮一輩子的人生之路;心靈的底色純正了,就可以保障一輩子都難以染上雜色。所以說,中小學時期對于個體生命的成長意義非同尋常,至關重要。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言“價值觀就像方向盤,方向正確,只要堅持行走,距離目標就會越來越近;反之則會南轅北轍”。

生命的成功,固然因素很多,但學習成績絕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一點已成為眾多教育者的共識。而真正起制約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要讓學生享受做人的快樂,成為受人歡迎、受人尊重的人,不僅僅要靠知識和學問的習得和技能的養(yǎng)成,更要靠生命之素養(yǎng),而素養(yǎng)的本質(zhì)是品格和“三觀”的養(yǎng)成。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18歲之前已基本確立,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讓青少年的品格與“三觀”行駛在方向正確的軌道上,遠比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更為迫切和緊要。

落實價值閱讀,關鍵在教師。教師要精心設計名著閱讀的導讀教案,精心施教和導讀,通過導讀使學生對名著產(chǎn)生興趣。教師還要與學生一起同步閱讀名著,制定閱讀跟進計劃,對名著既有宏觀的把握、高屋建瓴的認知,又有微觀精到的理解、精準的感悟、精細的品味,并做到同步跟進,與學生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感受名著的魅力,交流多元理解的感想。

落實價值閱讀,離不開檢測。沒有檢測評價的任何教學都是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名著閱讀的教學更不例外。所以,精心設計閱讀檢測試題是保證名著閱讀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試題的設計,應該既有宏觀思維,又有微觀意識。不能瞎子摸象,也不能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不能只重思想內(nèi)容,也不能只重藝術技巧。應該多面涉及,有所側(cè)重,重在將名著價值,包括思想情感的價值和藝術美學的價值,化為生命文化的內(nèi)在血液和精髓、外在氣質(zhì)和性情。

閱讀名著,不像吃飯。吃飯可以看得見身體的成長和豐滿;閱讀則是精神的成長和文化的提升,精神看不見可以從精氣神感覺到,文化看不見可以從生活態(tài)度和言談舉止表現(xiàn)出。

所以,閱讀是培養(yǎng)生命的精氣神,閱讀名著是教會學生過高雅的生活,做高尚文明的精神貴族。只要我們開始閱讀,我們的心靈便開始上色,我們的生命便開始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