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科學課需教育合力 ——訪科學學科培訓專家李可
作者:唐李佩 楊樂
發布時間:2017-09-25 09:57:4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由三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小學一年級開設的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小于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也同時發布。針對新學期開學后這一變化,本報記者專訪了陜西省科學學科培訓專家、陜西省蓮湖教師進修學校科學學科教研員李可老師。
記者:李老師好,今年秋季開學全國從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在您看來這一課程設計的變化有何意義?
李可:今年秋季開學全國從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說明國家已經非常重視科學課,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科學課對孩子成長來說太重要了。小學低段科學課,課堂上教給學生的科學知識是很少的,但學生可以從科學課上了解什么是科學,親自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掌握如何觀察、提出問題、針對問題猜想答案、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從而獲取科學知識和認識事物的途徑;通過學生親自體驗探究的過程,獲取科學知識,收獲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增加學生自信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當前素質教育中尤為重要。在實驗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觀察、記錄、對比、提煉、總結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也逐漸鍛煉學生與人交流、合作、辯論的能力。科學課標中重點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有的,只有通過長期的學習和體驗才能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才能讓學生長遠地發展,才能讓學生具有創新精神。
記者:您剛才談到了學習科學學科的重要性,請您結合科學的學科特點,談談教師在教授新開設的一二年級科學課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李可:小學生對周圍具有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科學教學要創設一種愉快的教學氛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同時,一、二年級的孩子正是各種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所以在一二年級的科學課上,首先要從習慣養成入手,尤其是新學期前幾周的科學課,不要急于進行課程理論知識的講授。如:小小科學家一課,講講科學家做什么事情,我們應該向科學家一樣,做科學,學科學。強調學生科學課上要守規矩按規范去做,才能做好小小科學家。通過一系列有針對的訓練,為后續的科學課順利有效的進行奠定基礎。 還有本次新課標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新增了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動手”的成功和樂趣,養成通過“動手做”解決問題的習慣。關注周圍技術世界的發展,體驗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所以低段科學課應以“做中學”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重視實物體驗和學生動手實驗,避免講實驗,這樣符合年齡段的特點,也讓學生真正感受科學的真諦。
記者:據了解全國的科學學科專職教師比例較小,像您這樣的專職科學教研員也是少之又少,您認為應通過哪些途徑破解科學學科專職教師少的難題?
李可:要開好科學課,師資力量是關鍵。要大力發展科學教師隊伍,首先,可以考慮從師范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學生培養上有所改變。在全國科學專職教師數量比例占第一的浙江省,專職科學教師只有38%,很多學校都是數學老師兼著科學課,還有美術、體育、音樂老師及教務人員等兼課的現象很普遍。即使是專職的科學教師,也是學的其他學科,我就是學物理的,因為師范院校就沒有科學學科的專業,所以學校要招專業的科學教師很難,只能從相關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的師范生中選擇,而這些專業的學生對小學科學課在大學課堂上了解又不多,所以愿意做專職的科學教師的師范生也很少。
其次,國家已經看到開設科學課程的重要性,我們基層學校要落實好,就必須讓領導重視,這點很重要也很現實,只有相關領導大力支持,在人事安排上才會更合理,在教師業務培訓上才會更積極,經費落實也更快。
第三,必須加大科學教師的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科學課的課程標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相關科學專業知識,實驗儀器操作,觀摩示范課等。在培訓中一定要結合一線教師的需求,并根據大綱要求引導教師教好科學課,在教學中有所提升和收獲。
再者,要增加教師教科學的吸引力。現在科學學科的各級教師競賽、展示的機會少,我們就應多創造一些促進科學教師成長交流的機會和展示的平臺。
記者:要扎實地開展好科學課,評價系統也必不可少,您認為如何建立和完善科學學科評價體系,以促進科學學科的長足發展。
李可:評價必須做到主體多元,方式多樣,不僅有以教師為主體的測評,還要以學生的自我測評、相互測評,以及家長對學生的測評。學科評價要注重過程性、激勵性、及時性、準確性,在評價考核內容上不僅應有相關科學知識的了解,還要有對知識的應用掌握,要能考察到學生的科學素養。要加強課程實施的監測和督導,建立小學科學課程管理的反饋和改進機制,保證課程的全面有效落實,這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和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記者:現在一些家長很重視孩子的科學素養培養,您認為在家校溝通中如何通過家庭的力量,讓孩子愛上科學,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李可:孩子天生就帶著對世界的好奇,所以很容易愛上科學這門課,而要切實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不僅需要學校的長期努力,更需要家庭、社會的持久支持。建議學校在家校溝通中,以培訓的形式讓家長認識到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引導家長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家庭氛圍;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學校要重視發揮家庭、社區、校外青少年活動基地等作用,為保障課程實施創造有利條件。教室、實驗室是科學學習的重要場所,除此之外,校園、家庭、社區、公園、田野、科技館、博物館學青少年活動基地等,到處都可以作為科學學習的場所,教師應精心設計,使孩子帶著任務清單在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中主動學習積極探索,也可以促使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成為孩子的引領者和學習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