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2017年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89.18%
發布時間:2017-09-23 10:15:35
本網訊(記者 孫永濤)8月31日上午,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7月15日,陜西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89.18%,較2016屆增長0.4個百分點。2017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呈現三個特點。
據了解,2017年,陜西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37944人,比上年減少18342人,降幅為5.15%。截至7月15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已就業301395人,初次就業率為89.18%,較2016屆增長0.4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初次就業率為88.96%、本科生為90.71%、專科(高職)生為87.30%。
從就業行業分布看,在制造業就業的畢業生最多,占已就業畢業生總數的11.33%;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就業的占10.75%;在建筑行業就業的占10.64%;在教育行業就業的占8.94%。從就業單位看,企業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在企業就業的占已就業畢業生總數的73.78%。其中,到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就業的占56.96%,與去年相比減少1.54個百分點;到國有企業就業的占13.60%,比去年增加0.7個百分點。從就業崗位分布看,在“工程技術人員”崗位上就業的畢業生最多,占已就業畢業生總數的16.31%;在“教育及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崗位上就業的畢業生占比為13%;在“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崗位上就業的畢業生占比為10.86%。從學歷學科看,博士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學科是“農學”“法學”和“工學”;碩士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學科是“ 工學 ”“經濟學”和“ 管理學”;本科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學科是“工學”“教育學”和“理學”;專科(高職)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專業大類為“財經大類”“交通運輸大類”和“制造大類”。
“總體來看,201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目標好于預期,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陜西省教育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紫貴說,今年大學生就業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立足陜西、面向西部就業態勢十分明顯,二是企業依然是吸納畢業生的主渠道,三是工學類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青睞。
王紫貴介紹,下一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要以服務陜西“五新”發展戰略和脫貧攻堅任務為主線。一是力爭在自主創業上取得新突破。強化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和社會資源,為大學生開展創業體驗和創業實踐構建平臺。用足用活國家相關政策,出臺省上促進大學生創業政策,助推大學生創新創業。二是力爭在服務脫貧攻堅上取得新突破。繼續實施各類基層項目,加大支持力度。發揮高校職業規劃指導作用,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艱苦行業就業,積極參與小微企業的建設發展。三是力爭在促進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上取得新突破。省教育廳積極配合人社部門實施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做好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做到離校不離心,工作不斷線,努力使每一位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實現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