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考改革出爐:三市今秋試點“4+4”模式,2020年左右全面推行
作者:馮麗
發布時間:2017-09-05 10:03:28
9月4日上午,陜西省教育廳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同步發布了《陜西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從2017年秋季入學七年級起,寶雞、延安、漢中作為全省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市,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為"4+4"模式:以語數外、體育作為基礎錄取計分科目,從理化生中選2科,從政史地中選2科作為錄取計分科目。非計分考試科目的成績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控制標準。在2020年左右全面推行招生制度改革。
招生模式: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無綜合素質評價的不予錄取
意見明確,到2020年左右,全省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可以用分數、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克服分分計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突出重點內容和核心觀測點,客觀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變化和個性特長。要注重考查、記錄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突出表現。學校要指導學生做好寫實記錄,整理遴選代表性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無綜合素質評價的應屆初中畢業生,高中階段學校不予錄取。高中階段學校在招生錄取中,要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細則。部分具有自主招生資質的高中學校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確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的部分指標作為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據。
全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為“4+4”模式:以語文、數學、外語、體育作為基礎錄取計分科目,還須從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科,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中選擇2科作為錄取計分科目。非計分考試科目的成績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控制標準。條件成熟的市(區)可將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成績計入對應科目成績并計入錄取總分,其他市(區)要加強實驗教學管理,逐步將實驗操作考試成績計入對應科目成績。
具有自主招生資質的高中學校,在統一的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基礎上,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確定1-2科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在規定區域內招收各科成績合格的學科特長生。
有條件的試點市(區),也可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計分科目的權利。
錄取:學生的體育、藝術等方面特長和表現不再單獨加分
意見要求,要嚴格清理和規范招生加分項目。學生的體育、藝術等方面特長和表現不再單獨加分,全部在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和結果中體現。軍人子女考生的加分分值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執行。除國家規定的照顧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項目原則上一律取消。
對自主招生學校的條件、資質、名額、程序以及招生范圍、標準、辦法進行嚴格審核,加強跨市(區、縣)招生監管,嚴禁單純以學業考試成績作為唯一錄取依據,防止以自主招生為名“掐尖”招生。支持有條件、有資質的普通高中學校按計劃統一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特長生,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省級示范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學校不低于50%的招生指標分解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并適當向農村、薄弱初中傾斜,按照志愿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嚴禁普通高中學校擅自提前招生、超計劃招生、違規跨區域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