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幸福作業總結會的過程中,我進行了以下幾方面嘗試:關注資料的收集整理,重視小隊匯報總結提升活動意義,引導學生發揮個性進行花樣展示,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反思能力和儀式感。在這樣的實踐中,我感悟到在班級建設中,良好的總結即開始,認真的反思即學習。

經過一個寒假幸福作業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明顯變得豐富,此次活動的開展給孩子們帶來了太多變化,但是,如何讓寒假幸福作業對新學期的班級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我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

一、關注資料的收集整理,培養學生責任心

在學生開始寒假幸福作業活動時,按照李教授的指導,老師在作業調查的基礎上對班級人員整合分組,從設計隊名、口號、隊歌、活動時間、人員分配等多方面鼓勵學生自主設計活動,然后完成寒假幸福作業的第一輪匯報。孩子們的匯報形式多種多樣,如“夢想隊”的電子相冊、“無敵棒棒糖隊”的視頻展示、“雄鷹小隊”的美篇制作……以上展示令人驚喜,而老師深知這樣做是希望借助通信終端和云技術的傳播,使孩子們對幸福作業產生向往,明確自己的責任,鼓勵他們去發現生活的樂趣,從而讓每個孩子從自我出發,發現自己的創造智慧。在后來的實踐中證明,開展好“啟動儀式”,的確對孩子責任心和自信心的培養大有裨益。

二、重視小隊匯報總結,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杜威曾說過:“真正的人類智慧,歸根結底,就是從直接的環境中所獲得的密切知識,以及通過訓練得來的應付環境的能力。”為了培養孩子這樣的能力,我想首先應該讓他們學會反思,因此新學期開始前,在學生進行匯報交流過程中,發現孩子們通過PPT能夠從活動策劃、活動過程、活動感受等多方面匯報,但是這樣的匯報千篇一律,是對過程的梳理,缺少對自我的反思,對新學期的開學引導意義較弱。于是,思考過后,我引導他們從自我職責入手,反思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從活動表現入手,反思整個團隊的組織管理;從陪同參與的家長入手,引導家長用多種形式(如視頻、文字、書信、語音)對假期活動表現進行評價。之后,再次整理匯報內容,學生就多了一些理性思維,對新學期的班級重建起到了無痕滲透的教育作用,也在這樣的返工中,激發孩子們對社會的思考,把自己放到一個“社會人”的角度去評價看待,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反復實踐,使孩子習得方法,在以后做事多了一些理性和思考。

三、注重活動意義的提升,培養學生儀式感

這樣的總結放在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內容有厚度,但是形式不夠豐富與多樣,問題拋給孩子們,鼓勵每個小隊在匯報形式上結合自己隊員的特點,自主創新。“夢想隊”喜歡朗誦的孩子多,他們主動要求把隊員的感受用詩歌來表達,進行文學創作;“幸福年味兒小隊”呈現了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還匯編了《寒假愛幸福生活手冊》,讓生活再現,為什么不用小品來展示一下做菜過程的趣事呢?“雄鷹隊”的孩子們竟然想到了用思維導圖來匯報……如此一來,孩子們在匯報的過程中又再次學習了如何策劃活動,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開學第一課上,全班同學看到這樣精彩的展示,心中不僅回味著假期的幸福生活,更多是在這樣隆重的匯報儀式中充滿對新學期班級生活的向往,使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迎接新的開始。

總之,寒假幸福作業依托“互聯網+”的環境,對培養現代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樣的實踐與思考為自己工作開辟了一條新思路,也對新學期的班級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