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將人文素質教育與相關專業技術教育看作是兩條平行線,認為兩者是相互獨立、自成體系的。在表面上,此種觀點對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進行強調,提高了人文素質教育的地位,但是在更深層面上,其弊端卻不斷地顯現出來。在獨立出來之后,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發生了轉移,由原本的為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提供服務轉變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體系,降低了其價值的發揮。例如,部分高職院校開設了一些公共選修課,涵蓋了藝術、文化、倫理等多門學科,但因其與學生所學的專業并無太大聯系,很多學生不會對其有濃厚的興趣,之所以會選修幾門課程,也是出于積累學分的目的。部分人在分析這一現象的原因時認為這是高職院校學生整體人文素質低下所致,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對的。實際上,高職院校學生之所以對公選課沒有較大的興趣,關鍵影響因素在于專業性質,學生多以理、工、經、管專業為主,他們將絕大多數的學習時間用在專業課程及基礎課程上,課下還要為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作準備。這樣,公共選修課程就自然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