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編本”小學語文怎么教?怎么學?
作者:曹獻
發布時間:2017-07-27 17:06:16 來源: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圖書策劃部
部編本語文教材怎么教?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2017年秋季開始,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將在集中教的同時,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程老師展示新版(左)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1.漢語拼音教學有變化
在新編教材中,家長們尤為關注的拼音教學將有新變化。新教材將加大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力度,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第一階段,將集中學習單韻母,無識字、朗讀兒歌等要求。
第二階段,集中學習聲母、復韻母、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以及音節的拼讀,此外將有少量配合拼音學習的漢字認讀和兒歌朗讀。集中教學階段學習的少量漢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書寫。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拼音,課堂上將安排拼音字母的書寫練習。
翻開新版教材,孩子們認識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誦讀了“云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這一首“對韻歌”之后,語文學習將進入連續13課的拼音集中教學時間。拼音教學第一課,將從“a、o、e”這三個單韻母開始,供零基礎孩子起步。通過加強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孩子們將有更充足的時間學習拼音、練習拼音,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學習掌握漢語拼音。
一言以蔽之,“教好”教材也罷,“用好”教材也罷,都要求教師有以下的觀念改變與調整:第一,教師要學習。語文教師“學習”的首要標志是讀書;第二,教師要研究;第三,評價要改變。同時要遵循“二八律”。如給教師一個明確的目標,即80%的教師“教教材”,努力“教好教材”;20%的教師“用教材教”,努力“用好教材”(其中5%的教師努力做到“創造性地用教材教”)。當然這兩部分是流動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是,退要有底線。“底線”就是“好好地吃透教材,努力地教好教材”。
2.更富“生活性”
面對此次教材的革新,業內人士表示,部編本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從原來其他版教材的400字,減少到300字。這樣有利于幼小銜接,給小一新生更多的時間去適應過渡階段。
而另一方面,在一年級上的語文課本中,設有三個“口語交際”章節,分別為“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幫助孩子們掌握語文使用規范和禮儀,培養傾聽的習慣;每單元的“語文園地”中,則設有“識字加油站”“和大人一起讀”“日積月累”等板塊,增加古詩文內容,這是引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融合,也是注重傳統文化的表現。
部編本語文教材怎么學?
語文學習可以從“課前預習”“課堂訓練”“課后提高”三個板塊入手。
1.“課前預習”可以明確預習方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文意,最大限度地發揮預習的作用。
2.“課堂訓練”可以以課文的原文和重點字詞為基礎,整合相關的詞語、成語、名言、詩句和俗語等,拓展知識容量,真正做到靈活運用。
3.“課后提高”可以通過摘抄課文中的經典句子,學習寫作方法,以及“舉一反三”的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