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部分為“結構化任務”。結構化任務包含兩個練習。第一個是語法特征參照練習(referentially-oriented activity 或referential activity)[2]。該練習會列出經(jīng)過處理并含有目標語法特征的句子給學生。這些句子以呈現(xiàn)目標語法特征為主。比如目標語法形態(tài)是英語動詞一般過去時形態(tài),-ed。那么設計的練習句子不應該包含任何表示時間的詞匯或短語。如要將“We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中的yesterday去掉。這樣學生就只能通過注意動詞的形態(tài)來判斷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在語法特征參照練習中,讓學生閱讀或者聽這樣的句子并要求學生完成一些任務來確保學生確實注意到并處理了目標語法特征。如判斷任務,學生聽或讀句子“Peter called his sister.”后,要求學生判斷Peter“打電話”這個行為是發(fā)生過了還是將要發(fā)生。為了完成任務,學生必須仔細分析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這就是語法特征任務的目的:讓學生處理目標語法形態(tài)并了解該形態(tài)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