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尊重事實,更要關照心靈
作者:山東省榮成市實驗小學 喬廷強
發布時間:2017-07-21 10:55: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默開始沉默”后的種種表現,都值得老師細細探究一番的。就新近發生的事情來看,小默將撿到的錢包交還失主,受到老師表揚之后表現出來的不是滿懷喜悅,而是表現出心事重重,無疑是需要老師予以關注的。諸如當“小默開始沉默了”,特別是他“圓圓的臉蛋上竟然掛滿了淚珠”“怯怯”的目光和深深的擔憂,“那如果一個人沒有做錯什么,可是別人偏要說他做錯了事,而他又找不出辯解的理由,那又會怎樣呢?”等出現時,作為老師,是不應視而不見的。遺憾的是,當事老師“哈哈大笑”向孩子表示“出去玩去”。就這樣,一顆稚嫩純潔的心靈被老師的粗心大意忽略了,直到失主找到學校,當事老師才意識到孩子情緒反常的原因所在。
就深層原因來看,孩子情緒反常極有可能出自于家庭原因,作為老師也是應當進一步了解的。如果當事老師能夠就此機會同孩子進行深入交流,那么就會有足夠的理由和能力作出判斷,小默并沒有拿走錢包里面的錢,從而及早幫助他消除內心的擔憂。
如此一來,當失主找到小默要求澄清事情真相時,當事老師不僅可以擺事實講道理,還可以澄清孩子的心理感受去回應,而決不允許他用“審審他”這樣的字眼來褻瀆孩子的純真。這樣,就不會過分依賴于電子眼,畢竟,我們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指向于學生的心靈,而這絕非是電子眼所能夠勝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