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需要求證嗎?
作者:馮麗
發布時間:2017-07-21 10:40: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我收到“給善心一次機會”這個育人故事時候,我的內心痛了,盡管當事老師通過電子眼還給小默一個清白。然而依賴于電子眼的方式洗刷,已傷害到人心。編者根據“給善心一次機會”故事設計了四個話題,來引發大家深層次的思考。話題是:1.面對小麥的反應,您怎么看,會怎么做?2.當事老師要不要去看電子眼?要或者不要的理由是什么?3.假如沒有電子眼,面對故事中的失主和小默知曉失主來找他的情況,作為當事老師,您會怎么做?4.這個事情發生時在班上可稱得上是大事,在電子眼顯示小默沒有拿錢而結束。作為當事老師,您會不會再組織班會或者以其他形式進行一次做不做好事、如何做好事的探討?如果組織的話,主題班會會如何設計(可把設計稿都寫出來)。編者擷取來稿的精華部分,分享給讀者,期望我們能以更智慧的方式守護孩子本真的善心,更在孩子人生觀和道德標準建構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成為一個富有智慧的有德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