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第七屆國學經典課程規劃暨教學觀摩培訓在咸陽召開
作者:馮麗
發布時間:2017-07-20 14:32:37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趙志祥老師的展示課,風趣幽默,充滿智慧。”“朱紅甫老師設計的《誡子書》環環相扣。”“林志明老師的講座讓我對學校課程的建設有了更深刻的思考。”7月12日-13日在咸陽召開的西北第七屆國學經典課程規劃暨教學觀摩培訓贏得參訓學員一致好評。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名家報告闡釋小學國學經典課程體系的構建,邀請名師解讀國學經典、示范教學,展示小學國學經典最新成果。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林志明作了學校文化提升的路徑和案例的報告,他認為學校文化體系包括課堂文化、課程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管理文化、公共關系文化以及環境文化七個內容。學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不能等同于環境裝飾。學校辦學特色是文化積淀的最佳路徑,“活動+社團+課程”是打造學校特色的最佳途徑,其中,課程是最根本的載體。特色校本課程研發路徑為:研制課程規劃(整體構思)、編寫課程教材(教育內容)、師資培訓(教師)、教學實施(課時、教學范式、評價)。林志明老師展示的國學智慧教室讓老師們大開眼界。鄭州市管城區五里堡小學、西安市灞橋區東城一小分別分享了國學課程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的經驗。咸陽市道北小學教師展示了6節國學示范課。
學習國學,傳承國學,是語文教師沉甸甸的一份責任,但不少教師認為國學難教。組委會專門邀請了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趙志祥、朱紅甫、吉春亞上了國學示范課,并結合各自的經驗,談及了國學怎么教。趙志祥老師認為,小學教師教國學一定要有一顆童心,把知識淺顯地教給孩子,要和孩子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目標應該定位于“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往國學經典的門”即可。朱紅甫老師的國學教學經驗為刪繁就簡覓輕松、書聲瑯瑯興味濃、情趣盎然悟經典、熟記樂背笑盈盈。吉春亞老師的國學教學的方法是:誦讀背,語文課上滲透,通過故事化難,解意悟“理”。
活動由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北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主辦,咸陽市渭城區道北小學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