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專家力挺惠安中學“好人教育”
作者:范希望 孫永濤
發布時間:2017-07-20 11:12:21
編者按:西安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創新實踐,作為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典型,2014年由陜西教育報刊社首先推出后,其創新經驗已先后在西安市和陜西省教育系統推廣施行,同時也引起了全國多所師范院校教育專家的關注。為此,我們除在自己的報刊上開設專欄持續報道以外,還與惠中的好人教育團隊一起走進高校,與專家教授面對面交流研討,以期讓好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日臻成熟,更好地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本期特刊發與南京教育專家的研討紀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012年以來,西安惠安中學傳承軍工企業的文化,結合素質教育理念,立足于在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確立了“好人教育”的辦學使命,以人的發展為目的,以道德養成為核心,以多樣化的活動為載體,充分彰顯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多年的實踐探索也引起了媒體和專家的關注,《教師報》《陜西教育》曾多次刊文進行專題報道。尤其是“好人教育”的辦學理念,與南師大教授、教育管理與領導研究所所長張新平教授所研究的“適合的教育”“優質學校建設”的基本理論和觀點高度契合。2015年6月,在張新平教授的組織下,南師大多位專家、教授對惠安中學《好人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的經驗》進行座談研討,引起較大反響。2017年6月11日,惠安中學好人教育團隊第二次與南京教育專家進行對話。記者有幸前往參與研討,現場聆聽報告,深感南京教育專家對惠安中學“好人教育”的力挺和贊賞。
專家觀點【1】:“好人教育” 與“適合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民主、科學的教育教學服務。適合的教育,從國家政府角度來說,是新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是富強民主現代社會建設進程中的有關國家教育意志的新表達。
在11日上午的專家報告會上,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張新平教授在簡短的致辭后,即以《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兼論高中教育改革》為題,向惠安中學好人教育團隊的老師們作了精彩的報告。
張新平提出,從根本上說,“適合的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觀,是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具體化和更加精準的表達?,F代學校要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張新平講,“適合的教育”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進行了新的詮釋。傳統上,我們說到學生,一般指全體學生或者作為整體抽象的學生,教育者和教育活動很難和很少關照到多姿多彩的、活生生的每一個學生個體。“適合的教育”對學生的關照和重視,超越了這種傳統的學生整全觀,在“適合的教育”中,整全的抽象的學生變成了具體的、活生生的、具有鮮活生命的現實中的每一個人。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切實落實到每一位擁有不同特點和稟賦的學生身上去。
同時,張新平結合自己多年在基層學校的實證研究和走訪,盛贊惠安中學 “好人教育”在尊重學生個性和發展學生特長上的積極作用。他認為惠安中學的“321評價”辦法,運用賞識的眼光,發現、肯定學生身上的優點,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培植學生身上的亮點,就是一種“適合的教育”的新樣態,是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具體落實。
張新平認為,好人教育本身是在做一種優勢教育,這是一種新的教育形態,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昂萌私逃钡霓k學實踐,有欣賞之眼,有欣賞之能。不是說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而是說哪些方面做得好并且給予關注和回應,這是有欣賞之眼;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待學生,用寬容的、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學生,這是有欣賞之能。“好人教育”是深深的奠基與對人有善心、有善念的教育。基于此,張新平認為“好人教育”在目前而言,也是適合惠中發展與實際的“適合的教育”。它雖然基于德育,基于思想品德的發展,但又走出道德教育,成為了學校工作整體的理念、方式和路徑,形成了一種辦學特色,甚至是一種理念品牌。
此外,張新平還就“前適合的教育”時代和“后適合的教育”時代,現代學校如何實現“適合的教育”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學軍教授站在“學校文化建設”的角度,從好學校與文化名校的關系、學校文化觀、什么是學校文化及值得期待的學校文化等方面作了詳細闡釋,以例證的方式對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文化進行解讀。他認為,好學校不一定是名校,名校一定是文化名校。好學校的教學質量很高,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也可能很多,在短時間內、或者小的范圍你可能認識記住了他們。但若干年以后,這些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不一定還能被大家記住;但是,一個學校的辦學思想、理念,則可能延續幾代人,就好比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每一個學生和老師都會終身難忘的。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程晉寬說:“好人教育”從本質上而言,也是核心素養的一個要點?!昂萌私逃笔腔莅仓袑W在辦學實踐中找到的一條適合學生、學校發展的好的教育樣態。程晉寬認為,“好人教育”首先要求老師要做一個好人,一個有魅力的人。即不僅要有好看的形象,還要有內在的氣質,這種由內到外的素養,就是好老師的魅力所在。第二要講信用。真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好老師更要做信用時代的表率。第三要做有價值的人。價值是多元化的,不只是成績,有功用、實用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追求藝術的表達,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第四要做一個會思考、有獨立主見的人。此外,程晉寬認為,好老師還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有基礎性原則,要堅守創新、創造的原則。適合的、好的教育好比鞋子,是為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量體訂制的。
專家觀點【2】:“好人教育” 與“核心素養”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核心素養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乃至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對學校和廣大教師來說,如何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以及在實施中怎樣處理好一些關系,當下開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如果不能廓清一些基本問題、把握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義,在實踐中就很有可能發生偏差。
12日上午,國家督學、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先生,以《核心素養的召喚與教學改革》為題,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進行了全面解讀。
成尚榮認為,核心素養其實就是關注人的素養,其核心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核心素養,學校應當有自己的表達,發出自己的聲音,與中國表達相呼應,形成中國課改、教改的生動氣象。學校表達實際是學校的創造。學校表達的主題,就是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近一兩年來,不少學校都在關注核心素養問題,自覺研究,自覺對照,自覺調整和改進課程、教學。這說明課程改革不斷地在改變我們,校長和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進一步開發,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的改革路線也越來越清晰,結合得越來越好。
在研討會上,每世英校長向南京教育專家及近40名學校骨干教師做了題為《好人教育的實踐與反思》的報告。他從“我的教育經歷,生活中的哲思,好人教育實踐、好人教育成效、教育實踐反思”五個方面,匯報了好人教育的歷程。
報告后,南京教育專家隨即進行座談研討。教育專家成尚榮說,“好人教育”對社會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在當前社會發展中有其必要性。他認為,“好人教育”立足于“人”的教育,師生甚至家長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人”而不是“物”,這一點非??少F;“好人教育”是真善美的集中體現,教人“求真”“向善”“為美”,在某種意義上具有美學價值;“好人教育”不是“我給你”的教育,而是學生自我建構的教育。
在“好人教育”與優質學校建設的研討環節,成尚榮再次表達了自己對“好人教育”的認識和看法。他說,“大家經常聽到‘素質教育’‘成才(功)教育’‘情境教育’,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講,‘好人教育’具有統領性,它是一種關注‘人’的教育。”成尚榮說,西安惠安中學多年來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評價指標,已經形成了一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體系,并且還在不斷地深入探索中。“在我看來,‘好人教育’是與立德樹人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實施‘好人教育’,惠安中學找到了立德樹人的方式,我認為值得推廣。”同時,成教授也對 “好人教育”提出建議:一是好人教育要在深度上繼續挖掘和思考,二是盡快草擬一份《好人教育實施綱要》,將所涉及的問題都呈現出來,修改、論證、再完善,還可以回到南師大再論證。三是進一步挖掘“好人教育”在美學范疇的作用和意義,在“美”上做好文章。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張樂天教授建議惠安中學,一是將好人教育進一步張揚和擴大宣傳,二是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三是要不斷開拓創新,賦予好人教育的時代價值和意義。張樂天認為,今天的好人教育和時代的接軌顯得尤為重要,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密切相關。下一步,“好人教育”要更好的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相結合。因為,好人教育不只是德育,它還需要好的課程和好的教學來支撐。
《陜西教育》綜合版主編范希望認為:“好人教育是以真善美為依歸的人格教育。當代的好人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宗旨,始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讓教育向立德樹人教育本真的回歸、向公平正義社會主義原則的回歸、以及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回歸,當作教育的使命去完成?!?/p>
教授級高級教師,原戶縣教研室副主任楊永厚認為,好人教育具有五大特征:價值教育、品格教育、幸福教育、優勢教育、點亮教育。
這次南京研學交流活動,陳學軍教授做了很多組織和協調工作,還為惠中教師做了一場專題報告。盡管非常辛苦,但陳教授還是樂此不疲。他欣喜地說,既然是“好人教育”的研討交流,我當然愿做一個好人來參加活動。對于“好人教育”的理解,陳學軍說,好人教育不僅是一種發現、創造,更多的是選擇、堅持。他認為,在“好人”和“成功”之間,惠安中學選擇了“好人”,而沒有選“成功”,更突出了人內在的道德品質,“好人教育”不只是意識和認識形態,更是行動、做法和體驗,只有內心的真實、穩定,才能實現強大、成功。在有效的學校和“有德性的學?!敝g,惠安中學選擇了“有德性的學校”,看重的是學生、老師、學校和每一個利益相關性的品質。
這次赴南京研修活動中,惠中老師有幸參觀了百年名校——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校史館,大家真切感受到南師大附中厚重的文化積淀和輝煌的辦學歷史,在學校的模擬聯合國會議中心,老師們再次聆聽了南師大附中校長葛軍《一流高中的辦學治校之道》的報告。
參與這次活動的高三年級組組長朱方純說,會教書是一回事,把書教好是另一回事,把人能教育好才是最大的事;我們不能只追分數,丟掉人品。如果再不重視做人的教育,這個社會可能會“失魂落魄”。這次培訓對我們的觸動很大!
本次是南京教育專家第二次診斷惠安中學好人教育,為好人教育把脈,研討好人教育。5月12日,上海華東師大教育專家也為惠安中學好人教育診斷把脈。廣泛地與專家教授面對面的進行交流研討,是為好人教育尋求理論營養,構建好人教育的科學體系,更好的把好人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數據時代,形成互聯網+教育的新樣態。
分期分批組織骨干教師與高等師范院校的專家教授合作研訓,既增強了好人教育創新實踐的理論自信,又打造了好人教育的骨干力量,對提升好人教育的教育效果,把好人教育做成品牌、做成惠安中學的文化標識,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京專家成員:成尚榮,國家督學、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張新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陳學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張樂天,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程晉寬,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