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惠安中學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新歷史時期,鮮明而堅定地提出了“好人教育”的辦學使命,并大膽創新進行“好人教育”的實踐,以“傳承、創新、融合”為原則,以清醒的文化自覺作出明智選擇,彰顯教育場景中的生命尊嚴,積極構建“好人教育”文化體系,他們在加強學校好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的建設中,以好人文化的形象標識為突破點,進而引領促進好人文化工程的實施,取得顯著成效。

好人證章是惠安中學為全校畢業生在校三年接受“好人教育”評價結果的象征,也是學校給每位學子的畢業“禮物”,更是學校好人文化的形象標識。金光閃閃的好人證章,總體為內外雙圓形包圍結構,正面內圓是一個金色“好”字,象征著對中華歷史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傳承;下方是一個“人”字,既像一個幼苗,又像一個展開的雙翅,寓意好人會飛得更遠;上方文字“好人證章”是學校“好人教育”的載體和紀念,下方文字“做個好人,一生幸福”是好人教育的目標,也是學校對學子的祝福。背面內圓是惠安中學地標性建筑——博聞樓的凸型浮雕,上方五顆星有三種含義,其一指學校五育并重,德是核心,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其二指好人教育評價的五項指數;其三指好人教育培養的目標,做個好人是核心,圍繞這一核心,在家做個好兒女,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在未來做個好棟梁。證章外圓下方“成已為人,臻于至善”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校訓。

學校文化反映著學校的辦學傳統、價值追求、管理理念等,惠安中學好人文化的形象標識——“好人證章”,看似學校好人教育文化一種簡單的形象標識,其本質和可貴之處在于,他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而又務實地通過一種標識性的載體融入學校改革發展、學校文化建設之中,探索著一條教育專業品質和體現教育追求的學校文化建設之路,凸顯學校文化建設研究的教育與立場。這一好人文化形象標識所包含和彰顯的育人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它是學校教育價值觀的宣示。學校的教育價值觀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辦學實踐的踐行,是學校的價值追求,是學校教育的靈魂。而教育的靈魂就是引導著人不斷地去尋求美好事物,以及心靈中不斷萌生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來激勵、引導個體生命的自我成長。惠安中學提出并創新實施的好人教育,以及所構建的好人文化正是用校本化的行動向社會、向其他學校展示著自己的教育價值觀。

2.它是學校教育哲學的滲透。學校教育需要管理者用哲學的視角、哲學的思維、哲學的方法去思考、統籌以育人為核心的各個方面。而現實中,不少學校的辦學行為顯然有違教育哲學,他們背離和遺棄了教育哲學的本質,把學校教育庸俗化、片面化為只有分數不見人。惠安中學在自己的辦學實踐中自覺地貫徹和滲透教育哲學的旨要,統籌規劃,全面發展,突出育人。他們深信,教育的過程就是把人類文化中蘊含對美好事物的訴求轉化成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個體內心之中對美好事物的生動追求。

3.它是學校教育使命的彰顯。使命是應該堅守的責任,是前行的一盞明燈,是人內在永恒的核心動力。葉瀾教授提出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使命可概括為“三底”:一是“底線”,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須有的底線;二是“底色”,學校教育有責任給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溫暖的底色;三是“底蘊”,讓學生獲得走進文化世界的工具,學會借助文化知識不斷學習、探索、創造未來世界的能力。惠安中學以好人教育為辦學使命,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好人文化兩種形象標識來彰顯學校的教育使命,具有教育創新、文化傳承、德育探索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4.它是學校辦學追求的詮釋。作為學校真正追求的應該是育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可靠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惠安中學沒有步入瘋狂的追求升學率的怪圈,而是理智地、清醒地、自覺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堅定教育信念,大膽地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詮釋探索,著力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能力、身心健康、個性特長等核心素養,實現“做個好人,一生幸福”的教育信條,為其他學校作出了榜樣,成為范本。

5.它是對學生的重托和告誡。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學校教育雖然在人一生中并不算長,但它應該給學生留下適應未來的思維之劍、做人之道和發展之力。而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不少學校,當學生離開學校之際,在他們的腦海和胸際間,唯有升學的成功或失敗,缺失了生存發展做人的勇氣和智能,不能不讓人心寒。惠安中學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他們具有自己的教育立場和教育胸懷,在學生即將畢業步入新的生活之際,他們給學生寄予了重托,提出了真誠的告誡,那就是人生道路漫長,唯有做個好人,一生才能幸福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