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學生數學復習主動性的策略
作者:陜西省碑林教師進修學校 袁 直
發布時間:2017-07-19 14:52: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復習是強化和鞏固記憶、防止遺忘的主要途徑,是獲得知識、技能必不可少的環節。復習課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之一。從教學內容看每冊教材都安排有復習,大約占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總課時的三分之一。我們通過對復習課教學實踐的探索和研究,著力從教師復習課教學設計入手,提升學生復習的興趣,轉變復習的方式,形成了一些提升小學生數學復習主動性的策略。
一、學科整合復習策略
這一策略強調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復習的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復習意識和復習習慣,這種策略在小學各年級的學生中均可以運用。如在中低年級學生學習完相關計算后,開展計算接力賽、數學運動會等活動,通過體育學科與數學計算復習結合,使學生在運動中鞏固計算。又如在學習完元、角、分后,教師開展跳蚤市場活動,通過綜合實踐學科和數學的結合,使學生在模擬買賣的活動中,對元、角、分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
二、小組協作復習策略
在教學時,一般采用“一對一”的形式組建小組,小組中學習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對接受能力弱的學生進行幫助、指導,使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小學生是愿意將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分享給別人的,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對于學習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在與同伴進行交流時能更好地接受知識,從而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復習效率。因此,發揮復習小組的優勢能夠使引領者與進步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學習氛圍,易于激發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復習的有效性。
三、習題設計復習策略
這一策略是指通過讓學生根據復習要求自主設計復習題目和練習題目,使之成為復習的內容和資源,促進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拓展認知范圍,起到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的作用。例如:在學生學習完乘法分配律后,教師適當出題練習,隨后教師布置復習作業,要求學生完成5~8道自主設計的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題目。第二天,課堂檢查中絕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完成作業。不僅如此,有的學生還編出了更加多樣化的練習題目,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認為,這樣的復習作業比較開放,能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復習和學習。
四、任務驅動復習策略
這一策略是指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完成不同形式的任務,對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運用、實踐的一種復習方式。我們提出了任務驅動復習策略,旨在將知識的復習融入學生的思考之中、活動之中、任務完成之中。這樣不僅有助于知識的復習鞏固,同時對學生的新知運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促進作用,而完成任務有助于激發學生復習興趣,發揮學生潛能。如在學習完比例尺的知識后,教師不僅讓學生通過算題掌握技能,同時布置繪制學校平面圖的任務。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不僅要會計算,同時還要進行調查、測量、確定比例尺等工作。這個任務的完成,不僅將知識的復習融入其中,更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鍛煉。
五、微課學習復習策略
微課程是指教師將知識點的講授,利用視頻技術,錄制成時間在5~6分鐘內的小視頻,供學習者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特點主要是時間短,知識點單一,學習者可以反復學習,學習時間靈活,是翻轉課堂的重要形式。一般這種視頻是供學生課前學習使用的。在研究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之所以學習出問題主要是上課沒有及時理解和掌握新知,課后又沒有人對他們及時輔導;再加之部分學生認知的速度較慢,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對新知有所掌握,而教師不可能總給他們當面講授;還有的學生不愿意問老師,耽誤了復習的最佳時機。將微課程運用到學生的復習中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這種方式較為新穎,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于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和主動性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通過對復習策略的探索,能夠實現教師對學生認知特點的深入認識和復習課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這些策略旨在促使學生主動復習,改善教師組織復習的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復習”轉變為“主動復習”,提高學生的復習意識,增強復習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