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是學習數學的黃金時期,因此,作為中學數學教師更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學。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幾何知識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因此,需要教師及時就學生在幾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提高學生的幾何學習積極性,打好幾何知識基礎。本文主要就農村中學幾何教學難教的原因、如何提高教師幾何教學效率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一、幾何教學難教的原因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層面角度進行分析。七年級學生從小學階段過渡過來,他們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習思維水平上,對于全新的數學知識,還是會運用小學的數學學習模式進行學習,對于初中的幾何知識等這方面較為抽象的內容則不能夠很好理解適應。這種從小學階段的“數”的學習模式到“形”的學習模式轉變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特別是對于農村的中學生,在剛接觸中學幾何內容的時候會對這種幾何推理能力更加欠缺,學習起來會普遍比較吃力,當學生的基礎沒打好時,對于進一步的幾何學習會更加難懂,最終造成學生在幾何學習能力上的薄弱。

二、提高教師幾何教學效率的方法

1.培養學生的幾何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一開始,老師在進行幾何教學時就要通過一些有效的方式來吊起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而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他們與城市的學生在從小生活方式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思維方式上會存在很大的差距。農村的學生由于生活條件的限制,會在抽象思維方面和城市的小孩存在差距,因此,更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學生的能力。通過提高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會很容易培養這種能力。比如說用日常生活的幾何現象進行教學。例如:在講三角函數的時候,引用一些農村孩子經常遇見的現象,如坡度和栽樹的幾何問題、房屋和太陽角度之間的關系等,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問題來探究其中的幾何算數,讓學生有種學習生活緊密結合的感覺,同時也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間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注重學生幾何學習的方法培養。

這種幾何學習的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但總體來講,培養學生的幾何學習方法主要有三種。其一就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幾何問題就是需要學生多畫圖、多拼剪、多思考,因此,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幾何問題形象化,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然后再去重新思考幾何問題,這就會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幾何問題。其二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幾何基礎,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對幾何的相關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同時也要讓學生在幾何概念之間的聯系上有一個清晰的掌握,保證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概念問題。其三就是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幾何問題的靈活運用離不開學生的課后總結練習。因此需要鼓勵學生養成課下積極總結的習慣,對于一些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多練習多深入解讀,最后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及時就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教師在講述課程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理解吸收能力,就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指導。因此,教師在教授幾何知識時,不是一味地將課本的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要及時對課本的內容進行總結,發掘一些更有效的教授方式,并就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創新指導。比如說對于多邊形和圓形這部分的講解,這部分內容涉及到的幾何定理很多,如圓形的直徑、圓心角、邊心距等,它們相互之間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要將一些關鍵性的環節進行多次強調和指導,避免學生將這些概念混淆。

總之,在農村中學幾何教學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并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新思路進行及時整理分析,最終能夠總結出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幾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