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了《讓學習精神永駐心中》一文,報道了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為畢業生贈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好學者勝、善學者強。永懷學習精神,善于學習,自主學習,畢業時送上一本字典的意蘊和期許,會給許多學生以啟迪。

原文鏈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7/15/nw.D110000gmrb_20170715_5-01.htm?div=-1

以下為光明日報《讓學習精神永駐心中》原文

讓學習精神永駐心中

《光明日報》(2017年07月15日 01版)

【光明談】

近日,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收到了學校贈送的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字典上精心印制了畢業寄語和全體任課老師簽名。

畢業的時候,讓學生從大學帶走點什么?這和學生剛跨入大學校門時,學校給予什么同樣重要。學生是大學最重要的“作品”,當畢業生走向社會時,帶著什么樣的知識、修養、氣質、精神面貌,常常是衡量學校質量最有說服力的標準。

鉆研學習是大學生的主業,更是大學的靈魂。畢業之后,學習的精神卻必須永駐心中。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好學者勝、善學者強。永懷學習精神,善于學習,自主學習,畢業時送上一本字典的意蘊和期許,會給許多學生以啟迪。(作者:肖羅)

2017年6月28日教師報2版新聞

新聞鏈接:http://epaper.sxjybk.com/jsb/20170628/index.htm

一本字典傳文脈 百千青衿鑄師魂

本報訊(通訊員 牛文明) 6月22日,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典禮上,400余名畢業生收到了一份簡樸而特殊的禮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字典上精心印制了畢業寄語和全體任課教師簽名。

“這本小小的字典,飽含著母校對我們的祝福和期待,我一定會將它永久珍藏,讓它伴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币押灱s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教育局的阮榮媛說。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馬曉琴說:“在畢業禮物的選擇上,我們力求體現人文關懷,這本字典凝聚了學校對畢業生的殷切期盼,希望他們能夠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教學生寫好中國字、說好中國話、講好中國故事,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彼J為,漢字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即將走上講臺的中文系畢業生,有責任為傳承中優秀華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前身為陜西教育學院,2012年改制為普通本科高校。學校秉承深厚的教師教育底蘊,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腦入心”,著力培養具有文化自信的應用型人才。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半以上畢業生主動選擇赴中西部從事基礎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