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課堂的所有改變都要基于“學”的服務和支撐。“立足學會、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形成智慧”自然成為新課改的四維目標。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全面了解人,充分尊重人,合理激發人,科學培養人”的原則,全面研究學生,科學分析學情,激發學生興趣,聚合教育智慧。以生為本,提升教學的預見性、針對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實現高效教學。因此,研究學生就成為學校最大的課程,成為教師最核心的工作。“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就應該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

一、 研究學情,以學定教

先進的教育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來體現,再好的教改設想也要靠教學實踐去實現、完善。要想達到課堂高效,必須讓學生“會學、善學、樂學、活學”,必須讓教師研究學情,以學定教。在高效課堂開展過程中,我校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調研、主題班會、小組對話、個別談心等形式,讓教師走近學生、牽手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家庭環境、思想動態等方面全面了解,全方位觀察,多角度考慮,多層次把握。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心理素質,明確教育的對策:明思路、正態度、幫方法、補漏洞,設計教法,指導學法,把握教學的“序”與“度”,做到因材施教。

二、研究學法,以法導學

教會學生學習是最成功的教法。我們以學生認知為基礎,以問題設計為先導,以問題解決為突破,抓住“活、創、聯”三個字設計教學,充分發揮導學案作為“路線圖、方向盤”的作用。在小組探究、交流展示等環節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中充分關注學生的活動形式、思維特點和解題方法,通過適時啟導、科學誘導、相機引導、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利用“一課三單”來大膽質疑、勇于求疑、積極探疑、樂于解疑,總結、掌握、提煉適合自身的學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搭建舞臺,拓展思維

課堂是教師的課堂,更是學生的課堂。高效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聲、互動,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撞始發靈光。學生在群學、對學的過程中通過相互間的思維碰撞、智慧激蕩達到知識互補、能力提升、思維拓展,是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灌輸所無法達到的。因此,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將講臺讓給學生,放下架子、邁開步子、俯下身子,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展示欲,讓學生擼起袖子,甩開膀子,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示、演講辯論等形式為學生搭建知識生成的平臺、思維創新的舞臺、個性張揚的展臺,在對學、群學中,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大膽地質疑,愉快地展示,先心動,后行動,再激動,表現原生態的學習狀態。讓課堂充滿思維碰撞的火花、同伴互助的溫馨、智慧分享的喜悅,讓學生在主動求知中“悟理”,在積極思考中“懂法”,在拓展訓練中“長技”,踐行“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的課堂理念,讓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方式。

四、自主管理,點燃激情

課改就是要斬斷教師對學生控制的手,充分地相信學生、解放學生。李嘉誠的“雞蛋論”告訴我們:如果只希望用外力來打破,就永遠是別人口中的食物;只有自己打破自己,才可能獲得新生。學生成長的過程是化蛹成蝶的自我突破和人格升華。這就要求教育者大膽解放學生。我校依據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遵循“解放人、發現人、喚醒人、發展人”的原則,以生為本,自主管理,提出“尊重學生自主,倡導人文精神,重視環境熏陶,強調道德實踐”的教育主張,充分發揮班級自管會、公寓自管會、學生會、灶監會、心理委員會、治保委員會及各種學生社團的作用,解放、激發、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在行為自律、活動自主、管理自治、精神自強的過程中銘記規范,堅守信念,傳遞勇氣,珍藏感動,分享幸福。以活動為載體,點燃激情,自主成長。

厭學者不如苦學者,苦學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學者。相信學生,研究學生,從而解放學生、發展學生,課改就抓住了根,培植了本,課堂就能提質增效。